第 1 部分
��受孔孟之道影响的张鸿远对自己尊奉的知识和人生准则深信不疑。

  其实,非常自信的张鸿远,是用拥有的学识、经验、判断和思维欺骗自己,委曲求全。张鸿远有苦衷哪。

  认识张鸿远大儿子张建忠的人都知道,张建忠长得五官周正,x格敦厚,手脚勤快,不善言谈,但开玩笑说冲话却能一句话噎得人张不开口。表面看上去张建忠也是一表人才,然而,身上却患有轻度间歇x癫痫,俗话叫羊角疯,正因为如此,快三十岁的建忠依然床头冷落,身后无人。张鸿远怎能不为儿子着急,又怎能不委曲求全。

  当然,为大儿子定下这门亲事,虽难,也只是张鸿远自己思想斗争激烈一些罢了。真正的难,难在怎么拿出三百块钱来,把丑媳妇迎进门。媳妇再丑也不可能不花钱就接进门儿。

  女人在成为新娘子的时候,不论美丑,迎娶的待遇、仪式是一样的呀。所有的女人,一生不就是这时候才有一回不可剥夺的尊贵吗?

  张鸿远有的是讨价还价的经验,抓住了女方十分愿意而且闺女的“档次”比较低的弱点,将女方提出的条件压了又压。女方也比较爽快:你提不妥,我就免。最后将费用降到了最低水准,再降下去,张鸿远也不好意思开口了。尽管如此还得花三百块呀。三百块,对底子厚的人家算不了什么,可是张鸿远能拿出这笔巨额现款吗?也许有人会问,一村之会计,掌握着财务大权,能没有点积蓄?我们不妨算一算张鸿远一家的收支。

  张鸿远与大儿子建忠一年能做五百八十多个工,每个工开八角钱,一年的收入是四佰六十四块整;加上大女儿建英星期r和寒假参加劳动能挣三十块;二儿子建诚喂兔收入十五块;总收入为五佰零四块。

  张鸿远一家八口人每月人均吃喝消费三块,一年二百八十八块;门应差事婚丧嫁娶费用三十块;一女三子上学一年费用四十块;购置衣服用具等五十块,张鸿远夫妇身体不佳常年吃药,加上孩子们头痛脑热吃药看病花费九十块,总计消费四百六十二块。那么一年节余也就所剩无几,搞好了节余十块八块。

  到目前为止,张鸿远应有存款二百块。然而,六六年母亲去世,为安葬母亲花去四十块;六八年至今为建忠看病花去六十块,那时正在为建忠张罗说对象,不看病不行呀!五个孩子做满月五次花费三十块;厨房漏水急需翻修花了三十块。那么,张鸿远目前手头只有不到四十块钱的存款,这点钱怎够为儿子娶媳妇呢?买头毛驴还差不多。

  张鸿远使尽了浑身解数,一压二扣三借。压,是不能再压了;扣,他充分发挥了当家理财的种种有效措施,把办喜事的规模和仪程扣了又扣,该省得已无法再省了;借,张鸿远也想到了借钱,可是问弟弟张鸿志、妹妹张鸿娥借吧,都是刚刚建了新房欠着外债;问其他人借吧,还不好意思开口。

  张鸿远是宁肯自己难为自己,也不愿意求人的人。他怕难为别人,可是,不愿难为别人,只好委屈自己。

  张鸿远好伤脑筋呀。

  可是,老婆刘瑞芬不理解张鸿远。她认为老头爱面子,生怕张开了口被人拒绝了,就丢了他的面子。刘瑞芬从心眼里觉得丈夫不如她,换了她,会大张旗鼓到处去借钱。

  昨天晚上出于万不得已,张鸿远才在枕边跟刘瑞芬倒出了心中的忧虑。

  不过,建忠的婚事儿刘瑞芬表过态,一不问二不管。为什么?原来她是建忠的继母,她也说不出不问不管的理由,反正是不想管,张鸿远也拿她这个态度没办。但是,现在既然老头跟她讲了心中的忧虑,她又不由地为老头当起了参谋。刘瑞芬又说不准为什么管这件事,反正她想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