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梦(同人续写)33
  2021年1月13日

  第三十三章:杨茜的过往1977年,初秋,贵州。

  这是贵州山区的一个小林场,由于地处偏僻,林场里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

  是从城市里来的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其他的就是所谓的贫下中农。这

  些贫下中农肩负的教育、改造知青的「重任」,在林场地位很高。这是整个文革

  期间发生在中国最奇特、却又最普遍的怪事,有文化、有学识的社会精英,被迫

  接受文盲大老粗的绝对领导,并做为阶级敌人进行毫无根据的批斗,这一怪现象

  影响深远,甚至在半个世纪后,仍然存在于中国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并演

  变为外行领导内外、职场论资排辈等。

  这一怪现象在这个林场显得尤为突出和严重,原因有二:一是林场的革委会

  凌副主任是个非常强势的男人,说他强势,实际上是蛮横,说一不二,那个年代

  的革委会主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正的革委会主任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

  略识几个字,但毫无见地,凡事都听凌副主任的意见。久而久之,凌副主任掌握

  了这个林场的实权。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林场虽小,但不知什么原因,安排来的

  知青全是上海人,见多识广,相当一部分有拥有高中文化,文化水平比其他地方

  的知青要高出一截。为了打压这些知青,维护自己的权威,凌副主任让他们干最

  重的活,吃最多的苦,动辄打骂不己,美名其曰「教育教育再教育、改造改造再

  改造」,知青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承受,期盼着回城的那一天。

  1977年「四人帮」已经被打倒,文革已到末期,各地知青开始以种理由返城,

  什么家中母亲病重啊,什么身体不适啊,请求领导关心照顾。各地也心照不宣,

  陆陆续续的让知青们分批返城,但在这个小林场里却没一个知青能顺利返城的。

  「怎么,你的返城报告也被打退回来了?」在小河边,几个知青在议论返城

  的事,这里是以前知青们挣完工分后,躲在一起互相安慰的地方,现在成为知青

  们讨论如何返城的会议现场。大家想尽一切办法离开这里,离开这个人不人鬼不

  鬼的「广阔天地」,他们再也不想「大有作为」了,只盼着离开,即使不能返城,

  去什么地方都行。

  「凌副主任说……说我还没教育改造好……」说话的青年悲愤交加。

  「我上次去找他,他说什么返城的名额有限,多了就不给返城了,不知是真

  是假。」

  「我上次打报告他也是这么说的,还说返城名额都掌握在县里,今年的全部

  用掉了,没名额了。可没几天他就批准王盼娣返城了。凌副主任满嘴黄话!」

  「他这个人就是满嘴黄话,欺骗群众欺骗组织,可没办法,人家是土……土

  生生长的,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