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东征西讨(一)
  ,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其实对李彦的观点,李世民并不怎么同意,毕竟国家之间,不像两户人家那么简单。防患于未燃,削弱周边国家实力,壮大自己是必须的。

  听到李彦还有建议,也就感兴趣的问道:“俊青有什么话尽管说。”

  李彦说道:“臣请皇上暂缓出兵高句丽。”

  李世民愣一下,李彦不是一直主张打高句丽的吗?以前连自己也不同意。暂时西北什么事也没有,这是征伐高句丽的最佳时间,李彦怎么不让打了?奇怪的问道:“为什么?”

  李彦说道:“皇上,高句丽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他们是和大唐一样的农耕国家,都是踞城而守,我们准备不充分,可能重蹈隋炀帝的覆辙。所以臣建议暂缓进攻,要做好准备再动,一击必中。”

  李世民很是自信的说道:“懋功,你和李彦说一下,看看朕是不是盲目出兵。”

  李绩站出来:“永王,高句丽这点皇上已经想到,所以唐军做了很多准备。此次集中十万大军,水上战船四百余艘。水路并进,向北进攻。隋炀帝进攻失败,只是后勤粮草跟不上,所以这一次兵部研究决定征调牛马羊,随军前进。他们不但能驮运粮草,也可以代替军粮,沿途放牧就可以解决部分粮草,减少运输消耗。再有,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攻城器械,所以攻城也没问题。”

  李彦摇摇头:“这不行,其实隋炀帝不是败在后续补给跟不上,而是败在气候和地形上,主要是冬季问题。北方气温冬季是零下几十度,也就是滴水成冰。没有防寒衣服,士兵根本不可能作战,北方道路崎岖,都是山道弯道,平原很少,所以不利于骑兵作战。”

  李世民很是自信的说道:“今冬准备,明年春天开始进攻,朕相信不到秋季,已经结束战斗,不会拖到冬天。这一次骑兵数量很少,大部分是步兵,所以没有问题。再说朕手里有高句丽进献的地理图,还有职方郎中陈大德考察侦得的情况,根本没有问题。俊青劳累身体又不好,回去休息吧。”

  李彦也不记得李世民攻打高句丽是什么结果,但是记得好像是胜利了,只是不太彻底,最后打败高句丽好像是高宗李治的时候。可看得出来李世民不想让自己动摇军心,知道再争论下去也没意义。

  本来他想提出自己跟随指挥作战,但李世民好像铁了心要御驾亲征,这是显示他的机会,连李靖都不用,恐怕虽然不再怀疑自己,但也不会让自己领兵。

  具体征伐辽东是什么时间,李彦也不记得。今冬准备,明年春天进攻,这时只是夏季,李彦也就不着急。他也有一件事要处理,这一次收服窦彪,等于收复了弥勒教半数之人。

  虽然这是一个大胜利,但窦标也说不清教主是谁,这让李彦很难相信,身为副教主,怎么可能连教主是谁都不不知道呢?

  可是窦标解释,李彦才明白白。他是窦家后人,大夏的人,这个神秘教主并不相信他,所以只是让他负责西北边塞的事物,中原各道的教务不用他管。这就是说,他们是合作关系,并非是隶属关系。

  这一点了李彦很快就弄明白,那就是这个教主明白窦标不是为他打天下,是为自己打天下。双方是利用的关系,当然不会让窦标知道他是谁。也就出现教主不想杀李彦,想得到天书,可窦标竟然不管那些,利用自掌握的力量,两次袭击李彦,想杀了他。

  窦标毕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