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说服(二)
�。”
温彦博怎么拿证据,他也确实拿不出李锦儿危害大唐的举动。但还是说道:“听说新汉扩军十万,而且励精图治,这不是野心极大吗?”
李彦笑了:“温大人,其实我不想打击你,人家都说我言语刻薄,出口伤人,我自己也觉得不好,下决心想改一改。但是你总是自找打击。那好,你既然这么说,那我问你几个问题。”
温彦博的牛脾气和快嘴,知道自己又惹祸了,但事到如今,满朝文武看着,连皇上都一言不发的看着自己,好像还有鼓励自己说下去的意思,头脑也不呆的他马上想到,皇上恐怕也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吧,立即有了底气,说道:“什么问题?”
李彦说道:“据我所知,温大人家在济远坊,那里什么居住的人都有,温大人家里也有邻居,可能是做官的,也可能是经商的。但按大唐律,家里都有护卫,有看家护院的家丁,也都有一些简单的武器,温大人认为他们是不是打算抢劫你家呢?”
温彦博说道:“当然不会,我的邻居都是诚实之人,也没犯过罪,我怎么会认为人家要抢我呢?”
李彦说道:“不错,他们以前没干过坏事,人家有家丁,有护院只是保护人家自己不被抢,并不代表着要抢别人。那李锦儿扩军十万,温大人怎么就认为是李锦儿要抢大唐呢?”
“这……”温彦博还是不服气的说:“但李锦儿取国号为汉,这恐怕有这意思吧?”
李彦哈哈大笑:“温大人不用强词夺理,那没用,取用个国号汉,扩军十万就是这意思?那许大人名中有个宗字,而先朝历代皇上的字号都有一个宗字,是不是他也打算造反,将来当皇上呢?”
“胡说。”许敬宗急了:“我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而已,能说我造反吗?”
李彦说道:“那汉国也只是一个名字,人家叫汉,你又为什么说人家想进攻大唐呢?按着温大人的逻辑,那不是唐大人和黄大人都有造反的嫌疑,因为他们还姓唐呢,姓黄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李彦太能辩论,以后不要和他争论,根本说不过他。一看两个人都无言以对,李彦转头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大可以不必为这件事担心,诸位大人也不用纠结,其实担心新汉正是不自信的表现。只要我们自身强大,又在乎谁?新汉扩军十万,我们就担心,怕什么?大唐有几十万军队,几千万人口,别说新汉扩军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又能如何?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如果大唐国泰民安,国家富强,怕什么?就算天下所有人联合起来,我们也不怕。未战之前先胆怯,害怕别人强大,只能是心虚的表现。我说过,如果新汉有进攻大唐的打算,那就打败他,消灭他。如果没有,我们也不用穷兵黩武的找别人打仗。就像高句丽,如果他不进攻大唐的地方,皇上也不会想出兵打他吧?”
李彦这几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激起了李世民的豪情:“好,俊青,这话正确。我们有些胆小了,就算李锦儿取名大唐也不要紧,只要敢进攻大唐,那朕就不会怕她。”
李彦说道:“皇上豪情不减当年,臣佩服。”
这一次,朝臣对李彦刮目相看,李彦这次并没有扣帽子和打击谁,有理有据的讲理,说服这些人。越想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自己强大,又怕别人干什么?
李彦这也是有感而来,后世那个岛国一弄点什么动静,中国人就群情激昂。在李彦看来,大可不必,他叫唤也好,造军舰也好,只要自己强大,管什么日本、美国,有举动就揍他,用得着人家搞个军演就跟要死似的。说明白,还不是害怕?如果不怕,别说军�
温彦博怎么拿证据,他也确实拿不出李锦儿危害大唐的举动。但还是说道:“听说新汉扩军十万,而且励精图治,这不是野心极大吗?”
李彦笑了:“温大人,其实我不想打击你,人家都说我言语刻薄,出口伤人,我自己也觉得不好,下决心想改一改。但是你总是自找打击。那好,你既然这么说,那我问你几个问题。”
温彦博的牛脾气和快嘴,知道自己又惹祸了,但事到如今,满朝文武看着,连皇上都一言不发的看着自己,好像还有鼓励自己说下去的意思,头脑也不呆的他马上想到,皇上恐怕也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吧,立即有了底气,说道:“什么问题?”
李彦说道:“据我所知,温大人家在济远坊,那里什么居住的人都有,温大人家里也有邻居,可能是做官的,也可能是经商的。但按大唐律,家里都有护卫,有看家护院的家丁,也都有一些简单的武器,温大人认为他们是不是打算抢劫你家呢?”
温彦博说道:“当然不会,我的邻居都是诚实之人,也没犯过罪,我怎么会认为人家要抢我呢?”
李彦说道:“不错,他们以前没干过坏事,人家有家丁,有护院只是保护人家自己不被抢,并不代表着要抢别人。那李锦儿扩军十万,温大人怎么就认为是李锦儿要抢大唐呢?”
“这……”温彦博还是不服气的说:“但李锦儿取国号为汉,这恐怕有这意思吧?”
李彦哈哈大笑:“温大人不用强词夺理,那没用,取用个国号汉,扩军十万就是这意思?那许大人名中有个宗字,而先朝历代皇上的字号都有一个宗字,是不是他也打算造反,将来当皇上呢?”
“胡说。”许敬宗急了:“我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而已,能说我造反吗?”
李彦说道:“那汉国也只是一个名字,人家叫汉,你又为什么说人家想进攻大唐呢?按着温大人的逻辑,那不是唐大人和黄大人都有造反的嫌疑,因为他们还姓唐呢,姓黄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李彦太能辩论,以后不要和他争论,根本说不过他。一看两个人都无言以对,李彦转头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大可以不必为这件事担心,诸位大人也不用纠结,其实担心新汉正是不自信的表现。只要我们自身强大,又在乎谁?新汉扩军十万,我们就担心,怕什么?大唐有几十万军队,几千万人口,别说新汉扩军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又能如何?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如果大唐国泰民安,国家富强,怕什么?就算天下所有人联合起来,我们也不怕。未战之前先胆怯,害怕别人强大,只能是心虚的表现。我说过,如果新汉有进攻大唐的打算,那就打败他,消灭他。如果没有,我们也不用穷兵黩武的找别人打仗。就像高句丽,如果他不进攻大唐的地方,皇上也不会想出兵打他吧?”
李彦这几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激起了李世民的豪情:“好,俊青,这话正确。我们有些胆小了,就算李锦儿取名大唐也不要紧,只要敢进攻大唐,那朕就不会怕她。”
李彦说道:“皇上豪情不减当年,臣佩服。”
这一次,朝臣对李彦刮目相看,李彦这次并没有扣帽子和打击谁,有理有据的讲理,说服这些人。越想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自己强大,又怕别人干什么?
李彦这也是有感而来,后世那个岛国一弄点什么动静,中国人就群情激昂。在李彦看来,大可不必,他叫唤也好,造军舰也好,只要自己强大,管什么日本、美国,有举动就揍他,用得着人家搞个军演就跟要死似的。说明白,还不是害怕?如果不怕,别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