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搬空洛南(一)
br />
李彦的脸上当时露出无耻的嘴脸,笑嘻嘻的问道:“那胡大人能给多少感谢呢?”
“一千贯”胡庸没敢说少了,他看得出来,这个小孩一点都不小孩,那双眼睛和口气,比大人还大人呢,所以一咬牙说出一千贯。这可是极大数字,即使现在天下混乱,这一千贯也是很大的数量。就算是富户人家,也够上三五年的生活。
可李彦看着胡庸半天,突然转身就走。胡庸以为一个小财主,又是这样大的年纪,要是听说一千贯,还不马上就乐晕了。可李彦眼里竟然是蔑视的神情,一言不发转身就走。赶紧说道:“李公子,一千五。”
李彦继续走,没有回头,胡庸赶紧喊道:“两千,三千……”
李彦的脚步停在了门口,但是没有回头,也没有转身。胡庸一咬牙:“五千,五千,李公子,在下没有那么多钱!”
李彦回过头:“一万,没有商量余地。拿出一万贯,我立即放你。”
胡庸一屁股坐到地上,他原来是商州的司曹参军,有一定的权利,这几年没少搂钱。可是让他一下拿出一万贯,拿出去也会倾家荡产的,再说也实在拿不出。低声的说道:“李公子,在下实在没有那么多钱。”
李彦看到胡庸的样,感觉又让别人忽悠了。不是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一个县令才要他一万就没有了,真是穷鬼。
不过有这个机会是不能错过地,后世的经验,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冷冷的一笑:“胡大人,你是没有,可是洛南县里可是有不少人的,他们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呢?邱大人可是为他考虑的。”
胡庸一下明白过来,他也不是笨人,立即明白李彦说的是什么意思。好半天说道:“可是邱大人知道,他不会放过我的。”
李彦真的是无话可说,是胡庸笨蛋,还是古人都这么笨?只好公开说道:“真是猪头一个。这是邱安军让你筹集粮饷的,有问题当然是他承担。大不了上交一部分。就算是有人上告,也没事。”
胡庸恨不得打自己两嘴巴,自己怎么这样笨呢?要是想到这个办法,还上这来干什么?连连点头:“李公子真是聪明,有才学。你只要放我回去,我立即加派粮饷,保证让李公子满意。”
李彦大怒:“放屁,老子什么时候让你加派粮饷了?”
胡庸愣住了,不加派粮饷,上哪弄钱去?李彦心里感叹,怎么就这样笨呢?自己可是知道,天下大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自己家里这地方因为地处山里还算是好的,但是能吃上饭以是不错。自己不出工钱,只是管饭,就有人给自己干活。根据李四他们报告,河南山东又遭灾了,饥民遍地,大批灾民逃亡。
加派粮饷又能增加多少钱?他指的的是那些富户,那些有钱人。乱世起兵,哪个不是打着等富贵均贫富的旗号?连他妈这点都想不到还想造反?真是找死。
可是李彦哪里知道,地主阶级的造反,和平民百姓揭竿而起是有区别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为民请命的思想,只是想谋求更大的富贵而已。作为官员的胡庸,当然第一个想到加派赋税。深受后世影响的李彦,当然想的不是这么回事。
看到胡庸那发愣的表情,李彦只好把脸色放缓,露出狼外婆的表情:“胡大人,老百姓能有什么钱?你就是把他们抄家也弄不到多少钱。我想洛南有不少有钱的世家大族,他们可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只要每家拿出一点,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胡庸当然知道,关中地区可是很富有的,这里的几大世
“一千贯”胡庸没敢说少了,他看得出来,这个小孩一点都不小孩,那双眼睛和口气,比大人还大人呢,所以一咬牙说出一千贯。这可是极大数字,即使现在天下混乱,这一千贯也是很大的数量。就算是富户人家,也够上三五年的生活。
可李彦看着胡庸半天,突然转身就走。胡庸以为一个小财主,又是这样大的年纪,要是听说一千贯,还不马上就乐晕了。可李彦眼里竟然是蔑视的神情,一言不发转身就走。赶紧说道:“李公子,一千五。”
李彦继续走,没有回头,胡庸赶紧喊道:“两千,三千……”
李彦的脚步停在了门口,但是没有回头,也没有转身。胡庸一咬牙:“五千,五千,李公子,在下没有那么多钱!”
李彦回过头:“一万,没有商量余地。拿出一万贯,我立即放你。”
胡庸一屁股坐到地上,他原来是商州的司曹参军,有一定的权利,这几年没少搂钱。可是让他一下拿出一万贯,拿出去也会倾家荡产的,再说也实在拿不出。低声的说道:“李公子,在下实在没有那么多钱。”
李彦看到胡庸的样,感觉又让别人忽悠了。不是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一个县令才要他一万就没有了,真是穷鬼。
不过有这个机会是不能错过地,后世的经验,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冷冷的一笑:“胡大人,你是没有,可是洛南县里可是有不少人的,他们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呢?邱大人可是为他考虑的。”
胡庸一下明白过来,他也不是笨人,立即明白李彦说的是什么意思。好半天说道:“可是邱大人知道,他不会放过我的。”
李彦真的是无话可说,是胡庸笨蛋,还是古人都这么笨?只好公开说道:“真是猪头一个。这是邱安军让你筹集粮饷的,有问题当然是他承担。大不了上交一部分。就算是有人上告,也没事。”
胡庸恨不得打自己两嘴巴,自己怎么这样笨呢?要是想到这个办法,还上这来干什么?连连点头:“李公子真是聪明,有才学。你只要放我回去,我立即加派粮饷,保证让李公子满意。”
李彦大怒:“放屁,老子什么时候让你加派粮饷了?”
胡庸愣住了,不加派粮饷,上哪弄钱去?李彦心里感叹,怎么就这样笨呢?自己可是知道,天下大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自己家里这地方因为地处山里还算是好的,但是能吃上饭以是不错。自己不出工钱,只是管饭,就有人给自己干活。根据李四他们报告,河南山东又遭灾了,饥民遍地,大批灾民逃亡。
加派粮饷又能增加多少钱?他指的的是那些富户,那些有钱人。乱世起兵,哪个不是打着等富贵均贫富的旗号?连他妈这点都想不到还想造反?真是找死。
可是李彦哪里知道,地主阶级的造反,和平民百姓揭竿而起是有区别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为民请命的思想,只是想谋求更大的富贵而已。作为官员的胡庸,当然第一个想到加派赋税。深受后世影响的李彦,当然想的不是这么回事。
看到胡庸那发愣的表情,李彦只好把脸色放缓,露出狼外婆的表情:“胡大人,老百姓能有什么钱?你就是把他们抄家也弄不到多少钱。我想洛南有不少有钱的世家大族,他们可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只要每家拿出一点,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胡庸当然知道,关中地区可是很富有的,这里的几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