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倭国使团(求月票)
,这方面冯盎要主动报,韦叔谐和李公淹也会查,数字合的上,也愿意听朝廷的招呼,那比什么都强。
“公事都谈完了,接下来咱们来谈谈私事,韦叔谐和淮南那些人准备在岭南建船厂,这事你知道吧!”
“嗯,他们打算合作做点生意,这生意跟在下关系不大,您也可以给他们一个面子,任他们施为,另外,您的船厂,也该把规模扩大扩大了,以制造尖底的海帆船为主。”
“你的意思?老夫应该把发展的方向定为海外?”
“没错,海外有数不尽的财富等着咱们去收刮,别的不敢说,比新稻种还要神奇的农作物肯定是存在的,就等着咱们去发掘它,您若是能多走通几条海洋之路,焉知岭南不能成为大唐对外的窗口?”
“岭南成为窗口?”
孙享福这话说的有些超前,冯盎一时不懂,但要不了多久,他一定会懂的。
“那往长安运送货物的事情,就全部由你的船队接手了。”
“没问题,明年开春以后,像幸福号这样的水轮船我至少有好几艘了,您只需要让几大作坊备好货,我会派人定期过来拉,另外,这一季产出的水稻,您除了留下口粮之外,剩余的稻谷,一定要叮嘱各州寻好田地种植下去,其实现在都可以下令开田了,我估计明年一整年长安都会比较缺粮。”孙享福皱着眉头道。
幸福村的第二季农作物种下去了,一大半种的都是较为耐旱的蚕豆和马齿苋之类的作物,因为长安今年春夏少雨,除了靠水的地方能种植一些瓜物之外,其它田地里别的农作物跟本都种不活了。
孙二力来信告诉了孙享福这一情况,经过他和李淳风两人对天气的推理,发现,关中地区明年或许有百年不遇的大旱灾。
李唐将整个国家一半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关中,若是关中绝收,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冯盎将孙享福的话记在了心里,反正粮食种多了对岭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智戴去了长安,可就要劳你照应了。”冯盎谈完生意上的事情,最后才道。
“令公子文武双全,那轮的到在下照应,倒是在下这个庄子,要劳越公照应才是,另外,来年在下准备在崖州之地寻一块地,建设码头,倒时候,还请越公行个方便。”孙享福顺嘴道。
“崖州?哪里可比广州还荒凉,你在那里建码头做什么?”
“呵呵,若是往海外发展的话,崖州可是在更前沿的地方。”
孙享福笑着说了一句,冯盎才知道,他说要往海外发展,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原来他自己也这么看重海外,并准备付诸行动。
送走了冯盎,孙享福每日又过上了钓鱼,巡田的日子,眼见着稻穗一天天的饱满,他的心情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努力,阿月终于成功的让小黑和小野能够听懂她的一个指令了,那就是卧地,让她扯着他们的大耳朵,爬到他们的背上去,所以,白云湖半岛上,经常看到阿月骑在小象背上到处嘚瑟的样子。
“阿月,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呃,还没有。”
自从孙享福开始教她一些文化知识后,她就觉得孙享福没那么和蔼可亲了,原因是那些算术,写字的事情很费脑子,别的孩子都不用学,偏偏她一个人要学。
她却不知道,正是因为孙享福看她聪明,才�
“公事都谈完了,接下来咱们来谈谈私事,韦叔谐和淮南那些人准备在岭南建船厂,这事你知道吧!”
“嗯,他们打算合作做点生意,这生意跟在下关系不大,您也可以给他们一个面子,任他们施为,另外,您的船厂,也该把规模扩大扩大了,以制造尖底的海帆船为主。”
“你的意思?老夫应该把发展的方向定为海外?”
“没错,海外有数不尽的财富等着咱们去收刮,别的不敢说,比新稻种还要神奇的农作物肯定是存在的,就等着咱们去发掘它,您若是能多走通几条海洋之路,焉知岭南不能成为大唐对外的窗口?”
“岭南成为窗口?”
孙享福这话说的有些超前,冯盎一时不懂,但要不了多久,他一定会懂的。
“那往长安运送货物的事情,就全部由你的船队接手了。”
“没问题,明年开春以后,像幸福号这样的水轮船我至少有好几艘了,您只需要让几大作坊备好货,我会派人定期过来拉,另外,这一季产出的水稻,您除了留下口粮之外,剩余的稻谷,一定要叮嘱各州寻好田地种植下去,其实现在都可以下令开田了,我估计明年一整年长安都会比较缺粮。”孙享福皱着眉头道。
幸福村的第二季农作物种下去了,一大半种的都是较为耐旱的蚕豆和马齿苋之类的作物,因为长安今年春夏少雨,除了靠水的地方能种植一些瓜物之外,其它田地里别的农作物跟本都种不活了。
孙二力来信告诉了孙享福这一情况,经过他和李淳风两人对天气的推理,发现,关中地区明年或许有百年不遇的大旱灾。
李唐将整个国家一半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关中,若是关中绝收,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冯盎将孙享福的话记在了心里,反正粮食种多了对岭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智戴去了长安,可就要劳你照应了。”冯盎谈完生意上的事情,最后才道。
“令公子文武双全,那轮的到在下照应,倒是在下这个庄子,要劳越公照应才是,另外,来年在下准备在崖州之地寻一块地,建设码头,倒时候,还请越公行个方便。”孙享福顺嘴道。
“崖州?哪里可比广州还荒凉,你在那里建码头做什么?”
“呵呵,若是往海外发展的话,崖州可是在更前沿的地方。”
孙享福笑着说了一句,冯盎才知道,他说要往海外发展,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原来他自己也这么看重海外,并准备付诸行动。
送走了冯盎,孙享福每日又过上了钓鱼,巡田的日子,眼见着稻穗一天天的饱满,他的心情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努力,阿月终于成功的让小黑和小野能够听懂她的一个指令了,那就是卧地,让她扯着他们的大耳朵,爬到他们的背上去,所以,白云湖半岛上,经常看到阿月骑在小象背上到处嘚瑟的样子。
“阿月,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呃,还没有。”
自从孙享福开始教她一些文化知识后,她就觉得孙享福没那么和蔼可亲了,原因是那些算术,写字的事情很费脑子,别的孩子都不用学,偏偏她一个人要学。
她却不知道,正是因为孙享福看她聪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