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册子翻得哗哗响,林芝转头扫了两眼,发现大家果然都跳过没什么名气的食谱,只关注另外拍品。

  “看来又没人和我争了。”蔡润明老先生说笑。

  “是啊,挺好的。”

  林芝笑着点头,又仔细翻看宣传册。

  因为暂时没有定价,也不知道自己能拍哪件,看了下也没什么太喜欢的,林芝决定一会儿哪件价低就拍哪件好了。

  就像蔡润明老先生一样,反正是做慈善,拍什么都没所谓,心意到了就好。

  专家鉴定告一段落,八件拍品价格分别打到了屏幕上。

  除了明末清初那套黑木木雕定到了十万,其他几件价格都偏低,起拍价从一万到五万不等。

  蔡润明老先生只对胡越山食谱感兴趣,林芝则对起拍价一万的那只泥塑福娃娃好感颇深。

  见这两件放到后头了,便没太关注前面几件拍品。

  最终黑木木雕以二十五万拍走,另外几件大约都在十万左右成交。

  等到起拍价定为一万的泥塑福娃娃被摆到台上,林芝挺直了腰板。

  她能买得起的东西,终于上场了!

  底盘旋转一周让大家仔细观其轮廓,明亮灯光照耀下,这只油凋零的福娃娃看起来更加破旧了。

  “一万?坏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谁捐的,纯粹是拿不出东西凑数的吧?”

  “慈善拍卖嘛!就是往里扔钱,东西什么样不重要啦。上回朱太自己手织的件针织艺术品,不也拍了二十万吗?要说价值,就是一斤毛线钱,不一样拍得火起?”

  有人拿着宣传册,指着福娃娃照片下的捐赠者名字笑得不住,“哈!看到了吗?这个是朱成文捐赠的!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夫妻一个套路,怎么俭省怎么来。”

  “谁不知道这对夫妇最抠门,有香海抠之称。”

  朱成文和他太太的抠门行径,香海商界人士多有耳闻,常常当作笑话来讲。

  听到东西是朱成文捐的,不少人露出会意微笑,看向台上福娃娃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轻视。

  朱太这次没来,朱成文却是到场了,坐在中间的位置,听到前后左右低声碎语,表情一言难尽。

  看主持人站在泥塑福娃娃旁边,详细介绍专家点评意见,大家都兴趣缺缺,有些人甚至打起了哈欠。

  拍卖会进行到尾声,都觉得很疲累了,东西也就这个样,多说也只觉得嗦。

  “就是个清代的泥塑,制作人还是乡间瓦匠。几个专家研究过了才知道有这人,说出去谁晓得?一万都高。”

  “拍回去摆家里也难看啊。除非做一下修复……”

  “万把块拍回家还做修复?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吧?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不知道怎么捐出来的,就是一捧泥巴灰。”

  说话的人打了个哈欠,瞟了坐在旁边的朱成文一眼。

  “这是我家祖传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往外捐的!”朱成文满身委屈。

  就是因为上次朱太用自己的织品拿去凑数,朱成文这次才狠了心,把家里摆了几十年的这件泥塑拿出来参加慈善拍卖,为的就是正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