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准大学生的欢喜和忧
�且还是不分单位的!因为所有单位的工资都是按照一个标准来定的。

  而且一个大家庭如果想供一个大学生,也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谁家没有三五个孩子?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让父母亲如此付出,哪个家庭的父母亲也承受不起啊!

  “如果你能够好好学习读书,老子(老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供到……”

  虽然很多父母亲在抱怨自己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都会这么说,但其实大多数父母亲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也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是特别关心。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刘能考上大学的确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

  毕竟老刘是小学生,而老刘媳妇儿甚至是扫盲班里出来的!

  可随着老刘四处奔波,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厌其烦地讲差不多的内容,所有人的羡慕逐渐开始消退了,剩下来更多的是烦!

  而老刘如此的“炫耀”,别人还没怎么特别烦恼的时候,大刘就受不了!

  “我怎么就没有发现自家老爹如此爱慕虚荣呢?”

  85年的夏天虽然有点热,不过能躺在老家村里葡萄架下的窝棚里,应该也算是惬意地很!

  可惜这只是刘老四一个人想法。

  而显然同样和他在一起的大刘就不是,刚刚才从城市里回到老家准大学生的大刘似乎很有些情绪低落。

  应该埋怨天气热吗?

  当然不是!

  村子里的广播站的大喇叭里每天的新闻联播里面,时不时地就传来一通好消息,世界终于和平了!

  所有的战争都基本停止了!

  所有的人都在欢兴鼓舞,谁又不喜欢和热爱和平呢?

  即使是大刘也一样,当然如果不影响他的自己的利益那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他就是一个父母亲都在兵工厂上班的子弟!没有了战争,兵工厂又从哪里来生产任务呢?没有了生产任务,工厂又哪来的效益呢?

  改革开放以前,所有的国企都不用考虑企业效益好不好,反正又不会影响多少个人的收入。没事干那才好呢!每天溜达溜达就能拿到手工资收入,稍微少了点又怎么样?业余时间不也可以做别的事情吗?

  在大刘的记忆里,他们家的吃饭时间就非常准时,中午都是十二点多一点,晚上是七点之前,他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能吃到,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学习去了。

  所以,之前家里面虽然经济上比较拮据,可他感觉还能勉强维持。

  可如今随着企业效益的极速下滑,工厂的开工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他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到几天的时间,大刘的老妈终于光荣地被“放假”了。

  虽然家里还有一点积蓄,可随着两个双胞胎弟弟妹妹也即将考上了高中,家里又该要有更多的支出了。

  老爹只顾着开心就好啦,他丝毫没有注意自己媳妇儿越来越紧皱的眉头。

  人都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如今的老刘无论走到哪里,都已经可以很骄傲,因为他的孩子们给他争气了。

  每天都上着越来越悠闲的工作,挣着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