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醉驾恶少
  “吁!......”

  从石正峰身边冲过去之后,锦衣少年也意识到有人,吓了一跳,慌忙勒住了缰绳,停了下来。

  锦衣少年停下来并不是因为害怕撞到人,而是被突如其来的石正峰吓到了,他翻身下马,气冲冲地朝石正峰走了过去,手握马鞭,指着石正峰,叫道:“你他娘的眼睛瞎了,没看到本少爷骑马?!”

  这锦衣少年面红耳赤、舌头僵直,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气,看样子是没少喝酒。

  石正峰看了看那对母子,母亲抱着孩子,吓得直流眼泪,孩子也吓坏了,扑在母亲的怀里,哭个不停。

  “你们没事吧?”石正峰关切地问道。

  少妇抽噎了几下,说道:“恩公,谢谢你救了我们母子。”

  说着,少妇就要给石正峰行大礼,石正峰搀扶住少妇,说道:“别这样,别这样,换做是别人,也会出手相助的。”

  石正峰和少妇在那说话,根本就没理会锦衣少年,锦衣少年勃然大怒,上去揪住了石正峰的衣服,叫道:“你他娘的聋了,老子和你说话呢,你像个愣兔子似的,把老子的马吓着了,这笔账怎么算?”

  石正峰一把拨开了锦衣少年的手掌,转过身来,横眉怒目,瞪着锦衣少年,叫道:“你刚才差点撞到人了!”

  锦衣少年醉眼迷离,说道:“撞到人怎么了,死了没有,大不了就是赔钱嘛。”

  中古世界,还没有醉驾肇事入狱这一说,一般情况下,骑马的都是达官贵人,走路被撞死的都是平民百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口号喊了几千年了,但是从来就没有实现过,达官贵人撞死平民百姓,也不用翻看律法,直接赔钱了事。

  有时候,达官贵人实在太过嚣张,民愤极大,这时,除了赔钱再找个替罪羊,去大牢里蹲几天,平息一下民愤,这就是给了平民百姓天大的脸面。

  石正峰看着锦衣少年那副样子,心想,这崽子肯定不是第一次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了,说不定还撞死过人呢。

  石正峰说道:“《杞律法》有规定,纵马在繁华街市狂奔,即使没撞死人,也要没收马匹,受笞刑。”

  石正峰待在杞城驿馆的那段时间,闲着无事,翻看了《杞律法》,中古世界,法律相比现代社会较为简单,没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法律法规,只有一部《杞律法》。

  《杞律法》规定,刑罚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种。

  死就是死刑,绞刑、斩首、弃市、腰斩、车裂、凌迟等等一大堆花样,是最严重的刑罚。流就是流放,把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像杞国这种小国,没有恶劣的边远地区,就修建了牢城营,受到流放处理的罪犯就待在牢城营里,没日没夜地服苦役,活活累死者屡见不鲜。

  徒就是有期徒刑,关在家乡的大牢里,没有自由,没有温饱,瘐死者也比比皆是。杖就是打板子,衙役拿着水火棍,打犯人的屁股,有那身体孱弱的,在水火棍下被活活打死的,也不算稀奇。

  最轻的刑罚就是笞刑,所谓笞刑是拿着竹板或是鞭子打人,虽然能留下一些伤痕,但是不足以致命、不足以落下伤残。

  石正峰和锦衣少年讲律法,锦衣少年笑了起来,耻笑,“哪来的傻子,睁开你的狗眼看一看,老子是谁。”

  锦衣少年很是嚣张,竖起大拇指,指着自己的鼻子。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