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5章天意不过就是多个借口(加更)
br />   郭嘉穿着一身的皮袍,将脑袋缩在了皮毛之中。若不是腰带上面的绶带标明了是汉家官吏的身份,说不得都会认为郭嘉是胡人。

  董昭则是穿了一身汉家的官袍,外面裹着大氅,头上带着进贤冠,即便是在寒风之中,也是一丝不苟。

  董昭看了看郭嘉,『此处风景独好……奉孝请看……』

  董昭指着大河。

  因为上游结冰,如今在河洛一带的大河水流已经是非常小了,甚至在有些地方可以很明显的看见河床裸露了出来,然后在寒风的吹拂之下,硬结成块,宛如坚石。

  郭嘉目光一动,然后哈哈笑着,『这里天寒地冻,真不知道有何风景……』

  『奉孝何必虚言?』董昭将手收回到了大氅之内,没有继续指着大河。

  没办法,太冷了。

  董昭转头看向郭嘉,盯着在皮毛遮掩之下的郭嘉的眼眸,『至此危急之时,奉孝还要假做痴癫不成?』

  这句话就说得有些重了。

  郭嘉收了笑,『公仁欲如何?』

  董昭沉默了一会儿,『某只想要少些赌扑,多些把握。』

  董昭此言一出,郭嘉不由得又是笑了起来。

  两人这一照面,在短短的几句对话之中,彼此便查探出了许多东西。

  董昭早些年是在袁绍那边的,后来又转头拜在了曹cào裙下。他支持曹cào迎汉帝,但是在后来又劝进曹cào进位魏公,所以说董昭是彻头彻尾的保皇派,或是保守派,也并不对。

  只能说董昭是『稳妥派』,而郭嘉则相对来说,是『激进派』。

  稳妥和保守,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保守是根本就不想要变化,而稳妥则是希望在变化的时候能更安全,更有把握。

  董昭之所以拜倒在曹cào之下,就是因为曹cào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当然,那个时候曹cào的政治态度,其实是比袁绍更包容,眼光更深远的。

  而关中的斐潜,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无视的……

  谁也没想到当下的斐潜,会变成如此的庞然大物。

  其实郭嘉这些天也在思考,在权衡,毕竟棋子没有落下之前,还能有变化,但是一旦落下去之后,位置就固定了,变化就钉死了。

  『奉孝,我看得出来此策……』董昭缓缓的说道,『那么关中之士,难道就看不出来么?』

  郭嘉依旧是沉默着。

  『如今子孝将军于武关动作,明攻武关,暗取汉中,不就是为了万一……』董昭声音压低,『不就是为了万一,还有他途可选么?既然如此,何不缓之?昔日qiáng秦,又能奈何?亡秦之事,三户足矣……』

  郭嘉呵了一声,『又是说什么「天下苦秦」之论?所谓「天下苦秦」之言,公仁不会真不知其故罢?』

  在大汉官方宣称前秦的文档之中,总是表示『天下苦秦』,然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政治正确,不管是在《史记》这种相对严谨的文献里面,还是如同《过秦论》等的议论词赋之中,总是少不了会说什么『繁刑严诛,吏治刻深』,使得『天下苦之』,最终才导致陈吴『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

  但是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