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3章今日骠骑有三文
r />   历史上蜀国是选择了隐忍。诸葛亮一直忍到了大权在手,兵吏都控制了,才猛然发动,一举将李严等人踩踏在脚下,永不翻身,但是也导致了川蜀之中,从此之后就无人可用,廖化做先锋。

  诸葛亮爽了。

  刘禅就要背锅。

  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明明有兵有粮,可是川蜀人没有一个想要抵抗了。

  曹魏则是选择了杀。杀边让,失去了兖州人的人心。杀孔融,失去了鲁国,青徐一带的人心。杀杨修,失去了河洛司隶的人心。杀荀彧,失去了豫州颍川的人心。

  曹操爽了。

  曹丕背锅。

  最后到了曹丕手中的时候,可不是只能抛出九品中正制来收拢人心么?却埋下了曹氏倾覆的地雷。

  和他们不同,斐潜选择了融合。

  只不过,融合也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

  蔡邕付出了生命,而斐潜付出的,就长久以来被山东士族的唾骂,污蔑,嗤笑。

  时至今日,依旧有山东士族子弟在不断的攻击斐潜,说斐潜在蔡邕死后,不为人子,毫无忠孝可言,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荀谌不是真要害蔡邕,而是他还不够熟悉蔡邕。荀谌是外来的,所以他当时几乎本能的在争权,在展示自己的力量。他没想到倔老头子真往上冲啊……

  就像是一群狗里面最终要争斗出一只头狗一样,即便是猎户使劲拉扯呵斥,也无法彻底制止,直至鲜血淋漓的决出胜负。

  这是荀谌的错,是杨彪的错,也是斐潜的错。

  战场,向来就是智慧者的生死地,官场,这是将生死隐匿起来的斗兽场。

  斐潜在蔡邕死后,痛定思痛,就立刻指定了庞统作为头狗,将荀谌吊在平阳作为警示,却将荀攸留在了关中,然后让手下的一群爪牙去撕咬得关中河东士族子弟各个鲜血淋漓欲仙欲死。

  这是血的教训。

  要不然斐潜的政治经验是怎么来的?

  办公室里面的争斗,不过就是颜面和薪资之争,还不至于到生死的程度,而大汉当下的政治相争,轻者决生死,重则灭全族!

  能是一回事么?

  而西凉人得到的教训,似乎依旧不足。

  因为之前西凉人打的都是代理人战争,还没有痛到了自己身上。

  就像是那些山东士族子弟,在指责旁人的时候,永远是最兴奋,最起劲,最犀利……

  如果斐潜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旁人的心思上,那么无疑就是极大的风险。

  人心都会有变化的。

  斐潜也会变。

  斐潜自诩不是聪明的人,之所以会被庞统等人推崇,并且觉得斐潜才智绝顶,只不过是因为斐潜那些来自于千年之后的资讯蒙蔽了所有人的双眼而已,就像是从未见过驴子的黔虎,会觉得驴子是个怪物一样。

  所幸,斐潜的转变非常快,在大汉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着曹操和二袁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时候,斐潜已经完成了从啃草到食肉的整个过程。因此即便是斐潜现在的模样依旧和大汉传统的虎豹有些不同,但是食肉者看到斐潜吃起肉来那么凶残,也就认同了斐潜和他们是同类,甚至还觉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