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0章自愿,利益的转变
��可以说是基本上摆脱了衣食所忧,并且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为子孙后代谋取一份长期饭票,这已经算是连死后的利益的都已经照顾到了,可依旧是有人会不满足。

  这些人,相对普通民众来说,显然是更有智慧,更有见识,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没能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思路,甚至是有意识的过河抽桥,对于后来人一味的压制和控制,而不是继续开拓……

  封建王朝赢家通吃,到了资本主义依旧是赢家通吃,一点都没有改变过,更谈不上什么共同富裕了,员工多休一天假期,多拿一块钱的工资,都像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在封建王朝,几乎可以说所有的地域基本上都算是无主之地,谁占据了就是谁的。

  那么为什么走不出去,为什么都在叫难?

  是谁走不出去,亦或是谁在喊难?

  思想斗争是外在表现,理论纷争也是,实际上的本质依旧是权力纷争,是阶级的压制。

  能舍得将权柄分出去的,总就是少数。

  因为担心枝qiáng干弱,所以就干脆将伸出去的枝条全数砍断?

  砍断了枝条之后,只留一根主根,就能保证永远不腐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老吕早就这么说过,道理大家都懂。

  要有晋升的渠道,否则迟早是一潭死水。

  斐潜在如今,西域就是第一步,不仅是要走出去,还必须走得稳。

  因此在西域之中,不仅是要武将,文吏也同样少不了,尤其是这些有野心的,想要改变自身阶级的文吏,就越发的不能少。

  于此同时斐潜还必须考虑好给与这些文吏晋升的规划。

  对外之时,武将晋升靠军功,这一点很好计算,但是文吏就不太方便计算了。文吏晋升的渠道,按照斐潜的设想,是按照教化来计算的。

  这个教化的路子,自然就是按照南匈奴模式。

  不管是部落,还是邦国,若是上来就说要『教化』,显然不管是谁心中都不痛快,也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所以『自愿』就很重要了。

  这个自愿,不仅是对内,也是要对外。

  在这些部落和邦国之中,也同样是分为有野心的人,以及没有多少上进心的人。

  而斐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在这些部落和邦国之中,将那些有野心的人筛选出来,然后以华夏的高级文明的模式碾压和凋琢他们,然后使得这些人最终成为了华夏的形状,再让这些人去带动其他剩余的人……

  因此,斐潜在对于西域作战,甚至是将来对外作战的整个过程当中,不仅是要提拔武将,奖励武将在开疆辟土的功勋,同样也需要让文吏能够跟上,并且也有相应的章程来奖励那些在教化当中表现的优异的文吏。

  还有对那些在原本部落和邦国里面,表现得更亲汉的那些人,同样要给与一定的利益倾斜……

  这些奖励的标准,以及利益的倾斜,都是需要在整个过程当中不断tiáo整的,总不能说一个政策吃十年,二十年都不变动一下,那么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所以,对于西域来说,斐潜并不怕来的人多,而是担心人不够用。

  军事,经济,政治,文化。

  军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