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续
�略的封建上层统治者多么聪明,而是华夏民族的百姓足够能吃苦!

  否则换了其他一个民族,你试试?

  但是并不能因为华夏的百姓如此纯良,就死命欺负啊!

  将所有的好人欺负得没活路了,剩下的会是什么?不是黑化的好人,就是纯种的坏人,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开心了?

  斐潜想要和贾诩说的,就是这一点。

  封建王朝之中执政的人,尤其是在顶层执政者,比如皇帝,立场是要和最基层的民众是一起的,否则的话……

  当封建王朝之中的皇帝,忘记了他的立场,开始和中间的大臣混在一起的时候,王朝就开始走向灭亡了。历史上已经数次证明了这一点,斐潜当然不会放着这些『前车之鉴』而视而不见。

  兵站,可以看成是一个小规模的迁徙,但是即便是小规模的迁徙,也是需要策略的。

  这个问题,斐潜之前也有考虑过,但是一直以来,都因为这个或是那个的事情所干扰,并没有专门的去思考过,去探寻过,直至这一次的西域事件爆发出来之后,斐潜才忽然想起了这个之前或许就已经考虑过几次,但是没有足够深入去思考的问题。

  西域的变乱之中,出现了一个斐潜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情况。

  不是吕布,而是佛陀。

  斐潜之前对于西域做过预桉,可在这预桉之中,斐潜唯一没有考虑周全的,就是西域的佛教。

  一个虚假的希望,是怎么迷惑了那么多的民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斐潜无法全数的解决,但是可以试着去解决一部分。

  毕竟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

  贾诩微微瞄了斐潜的脸sè,拱手而道,『主公所言甚是,百姓便如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春秋老荀家的观点,所以贾诩能立刻明白也不奇怪。

  斐潜嗯了一声,『西域大汉之所别,便如泾渭。初见其有分别,然后如何?大河奔腾入海之时,可有泾渭之分乎?故吕奉先之举,屠灭佛国,杀戮民众之举,谬也。民之,可用者,当用之,不可轻易毁弃。』

  贾诩叹了口气,停了片刻,又是再次叹了口气,『若文优兄在,仅凭主公此言,便直当浮一大白。』

  贾诩很是感慨。

  李儒,贾诩,都是汉人,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里外不是人。

  山东的汉人觉得李儒和贾诩这一类的人,已经不算是汉人了,将他们开除汉籍。

  羌人和其他少数部落也同样觉得李儒和贾诩这样的,也不能算是他们的人……

  而实际上,不管是李儒还是贾诩,都是接受了汉家的文化,也同样生活成长在陇西这一片土地上,凭什么就会被双方所不容?汉人觉得是李儒和贾诩是胡化了,甚至在历史上贾诩都可以累积功勋登三槐之堂,担任三公之位的时候,还是有人会在下面低声滴咕,表示贾诩根本就没有资格担任三公,原因竟然不是贾诩的智慧和能力,而是嫌弃他的出身!

  山东之人认为,一个职位,所对应的不是能力是否符合,而是出身!

  关键是这样的观念还能得到很多山东人,甚至是一些其他地方的人的认同……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