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9章涟漪渐起鱼脍香,上下相离难相得


  唐代恢复了对外商贸,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多少进展,直至北宋的沉括,才有了从封建国家经济角度结合生产、专卖制、货币流通等来考察对外贸易问题的理论发展,他从对外贸易关系来分析当时的铜钱外流问题,然后通过贸易关系来推演和预测,并且以此提出建议解决方案。

  而在当下骠骑的影响下,商贸的因果发展,使得就连江东似乎在春天临近的时候,依旧感觉到了冬日的寒风。

  西域商品的价格凌冽寒风,吹到了江东。

  对于大多数的江东人来说,在中原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很遥远,距离江东人最近的,便是自己的饭碗和身上的衣裳。

  今年,江东受灾了。

  按照江东士族的观念么,损有余补不足,不是很正常么?当年老桑同学都能平淮,现在没理由江东士族统治阶层不懂罢?所以经过两位张公作为内政主导,动用了庞大的力量推动,汇集了灾区之外的粮食运送到了粮价飙升的灾区。

  这么做,没什么问题罢?

  正常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华夏淳朴的一种美德。

  可是问题在于,在这淳朴的美德之中的那些不怎么淳朴的人……

  如果单纯的赈灾,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在赈灾的同时,还有人想着发点小财呢?

  反正灾民多一口少一口,也差别不大,但是自己的小钱钱是不是就可以有机会多一点了?同时在灾区哄抬粮价,什么都借着机会囤,不仅是囤粮食,还囤其他的物资,比如囤盐的,囤醋的,囤酱的,还有囤药的……

  反正似乎灾区需要的,都可以囤着。

  发财么,要什么良心?

  小钱钱最可爱了。

  反正江东这么大,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些情况,不是这里饥荒,就是那边台风,就没有什么太平的时候,灾害来了,灾害走了,那些黔首,还不是像是乱草一样,一丛丛的继续胡乱生长下去?

  死人?

  什么时候不死人?

  多死些那些贱民,也不是少了一些贱民闹事么?

  于是乎,问题就爆发了,一方面是灾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没有得到原本应该发放到他们头上的那些物资,另外一方从其他地区又是肆无忌惮的接着赈灾的名头大肆征调,对于那些稍微有些不满的百姓,便是抓捕,缉拿,拘押,甚至判刑。

  不过遥远的灾区如何,纷乱的武陵怎样,也并没有影响到江东大城吴郡里面的生活,尤其是在吴郡之中那些士族子弟。

  就像是张纮。

  逍遥,滋润。

  自从孙权『退居二线』之后,作为内政的二把手,在辅助张昭之余,张纮的小日子无疑是很舒适的……

  张纮如今就坐在吴郡临街的一间食肆雅间之中。

  张纮喜欢低调。

  这一个食肆也同样很低调。

  但是低调,并不代表简朴,也不能说低调就是贴近百姓。

  这一段时间来,他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是左右思量,又想不出来什么,心中烦闷之下,便是来了这一间食肆,喝些小酒,吃点鱼脍,略作散心。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