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早早夭折了,令曹cao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依仗,如丧考妣,也让人惋惜。

  只不过,此时刘辩遇到的郭嘉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应该还在读书求学阶段,还没有几年后出来纵横三国的耀眼温饱工程,也还没有展露出来他的超人智慧。

  “哦,我也是听你的邻居说起过,听说你现在就一个人,不知道有些什么打算呢?”

  “原本小民是想病好之后前去投亲靠友,不过现在天下并不太平,所以可能还是留在阳翟闭门读书,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将来可以建功立业有一翻作为。”

  “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听听?”刘辩沉思了一下,突然对他说道。

  “太子殿下请讲。”

  “我如今拜师于当朝大儒蔡邕蔡大学士,奉孝你要是愿意的话,就随我到洛阳去,我引荐你拜入蔡大学士门下,与我做个同窗如何?”

  刘辩抛出来的是蔡邕这个大学士的名头,他是当世最著名的大儒,是天下儒家士子最崇拜和尊敬的人,能够拜他为师是无数年轻士子梦中以求的事情,他不怕郭嘉会拒绝这个诱惑,因为他拒绝不了。

  果然,郭嘉听了刘辩的话后,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二颗明亮的星辰一般,整个人的jing神面貌瞬间发现了极大的变化,如同一柄没有出鞘的利器一般散发出了隐约的锋芒。

  对于太子殿下刘辩的这个提议,郭嘉果然是没有拒绝的勇气,或者说是他也不想拒绝,更不能拒绝,反正现在他无牵无挂的,随便到哪里去都是一样的,所以能够跟随当世大儒蔡邕学习,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多谢太子殿下,郭嘉愿意。”

  “如此甚好,那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的,就在这几天内处理好吧,等到安置好了这些老百姓,我们就要动身回洛阳去了。”

  五天之后,刘辩率领一千羽林军和三百东宫卫队回到了洛阳都城,随行的还有陈宫和郭嘉,他们都是刘辩将来的重要谋臣。

  一路上,经过几天的相处,无论是陈宫还是郭嘉都对太子刘辩充满了无比地佩服,因为刘辩所拥用的学识与他的年龄相比,简直能够让人忘记他的年龄而把他当成一个穷经皓首的老儒。

  甚至是,刘辩的一些见解是他们闻所未闻的,对于他们的思维有着极大的启发,这更加吸引着他们接近刘辩。陈宫自是不必说了,他早已经决定辅助刘辩了,而郭嘉此时也在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学有所成时希望能够得到太子刘辩的赏识,将是他最大的荣幸。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初了,距离何皇后的生ri还有三天左右的时间,而太子刘辩一行回来得是颇为及时的,因为永安宫已经完全收拾好了,就等他回来就可以入主东宫了。

  但是刘辩在回来的当天就带着郭嘉去了蔡府,一来是看望老师蔡邕和师妹蔡琰,二来是向老师引见郭嘉这个弟子,而经过蔡邕简单的考查后,对郭嘉非常地满意,当即表示愿意收下这个弟子了。

  在蔡府之中,刘辩还碰到了几个从各地回京来为皇后庆祝生ri的官员,他们都是蔡邕的生平好友或者门生弟子,其中刘辩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中山无极令甄中。

  之所以对甄中的印象深刻,是因为刘辩到书房去找蔡琰时,发现了书房中还有另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梳着丫角瓣,贴着金抹额,穿着百绉裙,登着踏云靴,显得非常地活跃,似乎一刻也闲不住,眉清目秀,明艳动人。

  “太子哥哥,你回来了,听说你们在颖川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