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
��梅毒,在前医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水银等药,结果导致这个患者三天以后出现了舌烂的症状,牙也掉了,咽喉也溃烂,弄得满屋子都是秽气,吐出的腐烂的r跟猪肝一个颜色,这个情况,甭问,什么都没法儿吃了,大小便也不通了。
请来的医生一看,得,没法儿治,拜拜了您呐,您自个儿挺着吧。
这位李行甫这个后悔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我要是不去那个春香楼,不就没这事儿了吗?
后悔有什么用啊,接着请医生吧,于是就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诊断,就说:“这是中了水银的毒啊,现在患者肚子虽然胀,但还没到坚硬的程度,说明水银的毒还没有致命,首先要解毒处理。”
这个解毒的方法听着很恐怖,他拿来了一些黑铅,然后用大量的甘草、桔梗、金银花等药熬,熬好了后给患者喝一些,再用剩下的洗患者的手足。
结果,第二天,患者开始从大小便排出很多黑水,病情就开始稳定了。
然后,又用了些外用的药吹到嗓子里,又口服了些解毒的药,这个患者后来就痊愈了。
看来在抗生素发明之前的中国,医生们曾经想了许多方法来解决梅毒的问题。
缪希雍看了以后,认真地学习,并且把这些方法后来都记录了下来,写在了书里。
还有一个患者,是个青年人,叫倪仲昭,他患的是喉癣,也是喉咙里的疾病,其他的医生怎么治疗都不见效,结果是整个喉咙开始烂了,吃的东西必须是面粉熬烂,仰着头才能咽下,每次咽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于是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看,说:“这不是外感的风火毒,你曾经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说:“没有啊?”
马铭鞠接着问:“那你的父母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恍然大悟:“是啊,他们患过,是治愈了三年后才生的我。”
马铭鞠说:“果然如此,这是毒性遗传给了子女。”
于是,同样开了甘草、桔梗、山豆根、草龙胆、s干等药,尤其是每付药里用了土茯苓半斤(量够大的),再配了点儿牛黄,结果半个月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回头缪希雍就请教了:“马先生,您说难道这个梅毒它会遗传吗?”
马铭鞠叹了口气,回答说:“凡是父母正在患梅毒时生育的孩子,很少有不被传染的,具体的症状是浑身都溃烂,从头顶到脚,除了两个眼睛,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这一定要按照梅毒来治疗啊,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按照各种方法治疗,最后不免于死,可叹啊。”(论述很长,大意如此,就不给大家都抄下来了)
于是,缪希雍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后来,当他出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时,给收录了进去,并在后面标注“马铭鞠传”,意思是马先生传授的,但是由于缪希雍太有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写文章都说是缪希雍先发现了梅毒的遗传性,实际是马先生的成果,缪希雍同志的科研态度是严谨的,这事儿人家在引文里都说了。
缪希雍和这些人的关系很有意思,与其说这是师生关系,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更近乎朋友的关系,他在这十年的游历生活中,足迹遍及大半个大明王朝的土地,造访了许多名山大川,乡间村落,所到之处,有患病的,他就给人看病,碰到有谁有绝招秘法的,他就虚心请教,文献说他“缁流羽客,樵�
请来的医生一看,得,没法儿治,拜拜了您呐,您自个儿挺着吧。
这位李行甫这个后悔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我要是不去那个春香楼,不就没这事儿了吗?
后悔有什么用啊,接着请医生吧,于是就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诊断,就说:“这是中了水银的毒啊,现在患者肚子虽然胀,但还没到坚硬的程度,说明水银的毒还没有致命,首先要解毒处理。”
这个解毒的方法听着很恐怖,他拿来了一些黑铅,然后用大量的甘草、桔梗、金银花等药熬,熬好了后给患者喝一些,再用剩下的洗患者的手足。
结果,第二天,患者开始从大小便排出很多黑水,病情就开始稳定了。
然后,又用了些外用的药吹到嗓子里,又口服了些解毒的药,这个患者后来就痊愈了。
看来在抗生素发明之前的中国,医生们曾经想了许多方法来解决梅毒的问题。
缪希雍看了以后,认真地学习,并且把这些方法后来都记录了下来,写在了书里。
还有一个患者,是个青年人,叫倪仲昭,他患的是喉癣,也是喉咙里的疾病,其他的医生怎么治疗都不见效,结果是整个喉咙开始烂了,吃的东西必须是面粉熬烂,仰着头才能咽下,每次咽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于是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看,说:“这不是外感的风火毒,你曾经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说:“没有啊?”
马铭鞠接着问:“那你的父母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恍然大悟:“是啊,他们患过,是治愈了三年后才生的我。”
马铭鞠说:“果然如此,这是毒性遗传给了子女。”
于是,同样开了甘草、桔梗、山豆根、草龙胆、s干等药,尤其是每付药里用了土茯苓半斤(量够大的),再配了点儿牛黄,结果半个月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回头缪希雍就请教了:“马先生,您说难道这个梅毒它会遗传吗?”
马铭鞠叹了口气,回答说:“凡是父母正在患梅毒时生育的孩子,很少有不被传染的,具体的症状是浑身都溃烂,从头顶到脚,除了两个眼睛,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这一定要按照梅毒来治疗啊,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按照各种方法治疗,最后不免于死,可叹啊。”(论述很长,大意如此,就不给大家都抄下来了)
于是,缪希雍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后来,当他出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时,给收录了进去,并在后面标注“马铭鞠传”,意思是马先生传授的,但是由于缪希雍太有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写文章都说是缪希雍先发现了梅毒的遗传性,实际是马先生的成果,缪希雍同志的科研态度是严谨的,这事儿人家在引文里都说了。
缪希雍和这些人的关系很有意思,与其说这是师生关系,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更近乎朋友的关系,他在这十年的游历生活中,足迹遍及大半个大明王朝的土地,造访了许多名山大川,乡间村落,所到之处,有患病的,他就给人看病,碰到有谁有绝招秘法的,他就虚心请教,文献说他“缁流羽客,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