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山经(6)
��橿树、构树,还有丰富的玉石,封石也很多。

  【原文】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1尾,食之无蛊疫。

  【注释】

  1枝:分开的,分叉的。

  【译文】

  再向东南三十五里,是从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山下有茂密的竹丛。从水由这座山顶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三足鳖,长着叉开的尾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疑心病。

  【原文】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櫄1。

  【注释】

  1櫄:又叫杶树,长得像臭椿树,树干可制作车辕。

  【译文】

  再向东南三十里,是婴山,山上到处是松树柏树,山下有茂密的梓树、櫄树。

  【原文】

  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琈之玉。

  【译文】

  再向东南三十里,是毕山。帝苑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北流入视水,水中多出产水晶石,还有很多蛟。山上有丰富的琈玉。

  【原文】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见则其国大疫。

  【译文】

  再向东南二十里,是乐马山。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刺猬,全身赤红如丹火,叫作,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会发生大瘟疫。

  【原文】

  又东南二十五里,曰葴山。视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鱼,多蛟,多颉1。

  【注释】

  1颉:据古人说是一种皮毛青色而形态像狗的动物。可能就是今天所说的水獭。

  【译文】

  再向东南二十五里,是葴山,视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汝水,水中有很多人鱼,又有很多蛟,还有很多的颉。

  【原文】

  又东四十里,曰婴山,其下多青雘,其上多金玉。

  【译文】

  再向东四十里,是婴山,山下有丰富的青雘,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1椐。

  【注释】

  1椆:据古人说是一种耐寒冷而不凋落的树木。

  【译文】

  再向东三十里,是虎首山,有茂密的柤树、椆树、椐树。

  【原文】

  又东二十里,曰婴侯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译文】

  再向东二十里,是婴侯山,山上多出产封石,山下多出产红色锡。

  【原文】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