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北山经(4)
鸺鹠鸟。历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师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

  【原文】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豲,其鸣自。

  【译文】

  再向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没有花草树木,山南面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面蕴藏着铁,但没有水流。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却长着三只脚,叫作豲,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州在尾上,其名曰罴。

  【译文】

  再向北五百里,是伦山。伦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麋鹿,肛门却长在尾巴上面,叫作罴。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1。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注释】

  1蒲夷之鱼:古人认为就是冉遗鱼,它的形体似蛇,有六只脚,眼睛像马的眼睛,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做噩梦。

  【译文】

  再向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还有很多青石碧玉。

  【原文】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译文】

  再向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原文】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译文】

  再向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泽。在泰泽中屹立着一座山,叫作帝都山,方圆一百里,不生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1。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1:急风的样子。

  【译文】

  再向北五百里,是座于毋逢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鸡号山,从那里吹出的风如强劲的风。从于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见幽都山,浴水从那里流出。这座于毋逢山中有一种大蛇,红色的脑袋,白色的身子,发出的声音如同牛叫,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会有大旱灾。

  【原文】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1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2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注释】

  1藻:聚藻,一种香草。茝:香草,属于兰草之类。2载:通“戴”。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