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北山经(1)
石,具有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的属性,俗称吸铁石,今称磁铁石。
【译文】
再向北三百二十里,是灌题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树和柘树,山下到处是流沙,还多出产磨刀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却拖着一条白色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高声呼唤,叫作那父。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雌野鸡却长着人的面孔,一看见人就跳跃,叫作竦斯,它叫的声音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匠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水中有很多磁铁石。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译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下是茂密的榛树和楛树,山南面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但四肢关节上都有长长的毛,叫作牦牛。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原文】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译文】
再向北二百三十里,是小咸山,没有花草树木,冬天和夏天都有积雪。
【原文】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1,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2。
【注释】
1长蛇:传说有几十丈长,能把鹿、象等动物吞入腹中。2鼓:击物作声。柝(tuo):古代巡夜人在报时间时所敲击的一种木梆子。
【译文】
向北二百八十里,是大咸山,没有花草树木,山下盛产玉石。这座大咸山,呈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蛇叫作长蛇,身上的毛与猪脖子上的硬毛相似,发出的声音像是人在敲击木梆子。
【原文】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1,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尸鸠2。
【注释】
1赤鲑:身体呈流线型,有小圆鳞,口大而斜,锥状牙齿,是一种冷水性的经济鱼类。2尸鸠:即布谷鸟。
【译文】
再向北三百二十里,是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是大片的紫草。敦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泑泽位于昆仑山的东北角,其实就是黄河的源头。水中有很多赤鲑。那里的野兽以兕、牦牛最多,而禽鸟大多是布谷鸟。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1,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2之鱼。食之杀人。
【注释】
1窫窳:传说中一种吃人的凶兽。2:即江豚,黑色,大小如同一百斤重的猪。
【译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少咸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
【译文】
再向北三百二十里,是灌题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树和柘树,山下到处是流沙,还多出产磨刀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却拖着一条白色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高声呼唤,叫作那父。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雌野鸡却长着人的面孔,一看见人就跳跃,叫作竦斯,它叫的声音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匠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水中有很多磁铁石。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译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下是茂密的榛树和楛树,山南面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但四肢关节上都有长长的毛,叫作牦牛。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原文】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译文】
再向北二百三十里,是小咸山,没有花草树木,冬天和夏天都有积雪。
【原文】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1,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2。
【注释】
1长蛇:传说有几十丈长,能把鹿、象等动物吞入腹中。2鼓:击物作声。柝(tuo):古代巡夜人在报时间时所敲击的一种木梆子。
【译文】
向北二百八十里,是大咸山,没有花草树木,山下盛产玉石。这座大咸山,呈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蛇叫作长蛇,身上的毛与猪脖子上的硬毛相似,发出的声音像是人在敲击木梆子。
【原文】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1,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尸鸠2。
【注释】
1赤鲑:身体呈流线型,有小圆鳞,口大而斜,锥状牙齿,是一种冷水性的经济鱼类。2尸鸠:即布谷鸟。
【译文】
再向北三百二十里,是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是大片的紫草。敦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泑泽位于昆仑山的东北角,其实就是黄河的源头。水中有很多赤鲑。那里的野兽以兕、牦牛最多,而禽鸟大多是布谷鸟。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1,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2之鱼。食之杀人。
【注释】
1窫窳:传说中一种吃人的凶兽。2:即江豚,黑色,大小如同一百斤重的猪。
【译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少咸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