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322.长安梦
法口出悖逆之言;随后又攥着周长安的头发,将他的五官清清楚楚的暴露在阳光之下:
“回陛下,末将也久守西南边陲,未曾有幸见过四皇子的真容。至于是真是假,还是请陛下龙目御览、以辨明身份之真伪。”
周长风仔细辨别了一番,发现此人的眉眼神情、脸型轮廓,都具备典型的周家特征……
“这……还真是周长安?”
“应该确系此人无误。陛下有所不知,凡在外统兵征战的将领,把自己“荒”成了这副模样、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况且此人腰佩天子剑、更有天家的龙纹玉傍身;帅印、关防、圣旨、虎符一样不少,件件属实,末将也想不到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此时的周长风,已经清楚对方的四皇子身份无疑。而这份谨慎与怀疑、也只是因为心中期盼已久的大胜终于到来,令他多少有些患得患失而已。
“好!好!好!巴蜀王生擒敌军主帅,此不世之功足以流芳后世百代!待天下归于一统之时,朕自当大加封赏有功之臣!来人呐……”
刚说了一句“来人”,周长风忽然又停了下来。他本是想令自己的护卫,将周长安送入未央宫天牢看押;但此行他为了表示对祝云涛的充分信任、只调集了极低的防卫力量。此行出宫、明暗护卫加在一起,也不过区区二百人左右。虽然长安城距离池阳县,不过区区五十里路;但周长安毕竟是赤乌的奠基人,押送人少了,容易被赤乌探子半路劫囚;押送的人多了,自己的安全又得不到保障……
于是乎,周长风沉吟了半晌,这才开口询问:
“慢着!朕听闻此战甚为惨烈、不知眼下巴蜀军中、可有急需诊治的将士啊?”
祝云涛双手抱拳、眼含热泪答道:
“末将谢过陛下大仁大德,军中确有近百余将士高热昏迷,正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还求陛下能格外开恩,许他们进入长安城寻医问药。”
一听这话,周长安将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颇有些疑虑的追问道:
“高热昏迷……朕听闻三晋闹出了一场瘟疫,这些高热的将士们是不是……”
“不!陛下多虑了,他们并没有染上疫病!昨日路过山村野县的时候、经当地医者诊断、只是普通的暑热罢了。只不过他们那里缺少药材,故而无法及时施救。”
“不是疫病就好!那就请巴蜀王分出一部分人马,将钦犯周长安、与诸位伤病员送回长安城。朕与巴蜀军的将士们则继续留在池阳县,同庆同贺!”
大碗吃酒、大块吃肉,对于行伍之人,永远都是最实惠的犒赏。巴蜀军此行、虽算不上劳师远征,却也折损甚重。如今这一场庆功宴,摆在诸位将士们的面前,多少也可以将有些“沉沦”的士气、重新激发起来。
周长风想的是,接下来就让巴蜀军保着自己“御驾亲征”、取已经瓜熟蒂落的燕京城,成不世之功。而奇怪的是,巴蜀军的将士们,也都忧心忡忡;完全没有狼吞虎咽、鲸吞牛饮的心思。
所以这一场庆功宴的气氛、其实多少有些诡异。热情的主家喝的是酩酊大醉、胡言乱语;而身为客人的巴蜀军,反而内敛克制,逢场作戏。
若是平日里的周长风,很难忽略掉这个疑点;可如今三秦囊中羞涩、周长风苦于无法论功行赏,一门心思要用这种“与民同乐”的方式,来慰劳诸将士的功劳。
既然客人有些放不开手脚、那主家先把自己灌醉
“回陛下,末将也久守西南边陲,未曾有幸见过四皇子的真容。至于是真是假,还是请陛下龙目御览、以辨明身份之真伪。”
周长风仔细辨别了一番,发现此人的眉眼神情、脸型轮廓,都具备典型的周家特征……
“这……还真是周长安?”
“应该确系此人无误。陛下有所不知,凡在外统兵征战的将领,把自己“荒”成了这副模样、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况且此人腰佩天子剑、更有天家的龙纹玉傍身;帅印、关防、圣旨、虎符一样不少,件件属实,末将也想不到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此时的周长风,已经清楚对方的四皇子身份无疑。而这份谨慎与怀疑、也只是因为心中期盼已久的大胜终于到来,令他多少有些患得患失而已。
“好!好!好!巴蜀王生擒敌军主帅,此不世之功足以流芳后世百代!待天下归于一统之时,朕自当大加封赏有功之臣!来人呐……”
刚说了一句“来人”,周长风忽然又停了下来。他本是想令自己的护卫,将周长安送入未央宫天牢看押;但此行他为了表示对祝云涛的充分信任、只调集了极低的防卫力量。此行出宫、明暗护卫加在一起,也不过区区二百人左右。虽然长安城距离池阳县,不过区区五十里路;但周长安毕竟是赤乌的奠基人,押送人少了,容易被赤乌探子半路劫囚;押送的人多了,自己的安全又得不到保障……
于是乎,周长风沉吟了半晌,这才开口询问:
“慢着!朕听闻此战甚为惨烈、不知眼下巴蜀军中、可有急需诊治的将士啊?”
祝云涛双手抱拳、眼含热泪答道:
“末将谢过陛下大仁大德,军中确有近百余将士高热昏迷,正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还求陛下能格外开恩,许他们进入长安城寻医问药。”
一听这话,周长安将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颇有些疑虑的追问道:
“高热昏迷……朕听闻三晋闹出了一场瘟疫,这些高热的将士们是不是……”
“不!陛下多虑了,他们并没有染上疫病!昨日路过山村野县的时候、经当地医者诊断、只是普通的暑热罢了。只不过他们那里缺少药材,故而无法及时施救。”
“不是疫病就好!那就请巴蜀王分出一部分人马,将钦犯周长安、与诸位伤病员送回长安城。朕与巴蜀军的将士们则继续留在池阳县,同庆同贺!”
大碗吃酒、大块吃肉,对于行伍之人,永远都是最实惠的犒赏。巴蜀军此行、虽算不上劳师远征,却也折损甚重。如今这一场庆功宴,摆在诸位将士们的面前,多少也可以将有些“沉沦”的士气、重新激发起来。
周长风想的是,接下来就让巴蜀军保着自己“御驾亲征”、取已经瓜熟蒂落的燕京城,成不世之功。而奇怪的是,巴蜀军的将士们,也都忧心忡忡;完全没有狼吞虎咽、鲸吞牛饮的心思。
所以这一场庆功宴的气氛、其实多少有些诡异。热情的主家喝的是酩酊大醉、胡言乱语;而身为客人的巴蜀军,反而内敛克制,逢场作戏。
若是平日里的周长风,很难忽略掉这个疑点;可如今三秦囊中羞涩、周长风苦于无法论功行赏,一门心思要用这种“与民同乐”的方式,来慰劳诸将士的功劳。
既然客人有些放不开手脚、那主家先把自己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