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命运之石!


  ——他是绝不会让那位突厥王子活着将协议文书带走。不过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不用他出手了。

  “很好!另外,你按我的命令,去工部领几名经验丰富的匠人,去和那几名老师傅一起进行研究制作车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一个叫詹?的人。”

  李太乙继续道。

  詹?便是这个时代将车弩大幅改进的,只是“怀才不遇”,在这个时候,他的发明还**得到重用,大规模的应用而已。

  有他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记忆,应该可以最快速度研制出适用于战场的军用车弩来。

  “是!”

  高力士先是一怔,不过很快,眼中就露出雪亮的光芒,连忙应道:

  工部的职权一直在唐皇手中,能调遣工部的人,这表明殿下重新获得了唐皇的重视,甚至将六部之一的工部交给了殿下。

  高力士打心底为李太乙感到高兴。

  “对了,宫中最近有发生什么事吗?”

  李太乙坐在书桌后,一边拿过《春秋》准备阅读,一边开口问道。

  李太乙很少过问宫中的事情,对政治也不太关系,所以这一切,都交给了高力士,若有什么重要消息就回报,若是**,也少了一些事情染耳。

  “除了最近讨论正盛的突厥议和,确实还有一件事。”

  高力士见李太乙拿了笔,立即躬身于书桌旁,一边磨墨,一边道:

  “早些*,有位司仆少卿,因为制造各种残**具,采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所以被处死了。但所推冤狱迄未平反,所以朝中很多人都希望能复查,给那些被污蔑的人沉冤得雪。起初就连贤相姚大人都谏言了,但陛下也**允许。”

  “前些日子,二皇子恳请详细复查那名司仆少卿等所推大狱,伸其冤枉。陛下恩准了,并交给了一名新入朝没多久的**。”

  “重点是,就在今日,那名**被郑大人弹劾了,听说是因为在推冤狱的案件中玩忽职守,被关进了死牢。太和殿的小黄门说,那位**似乎是因为刚放一些人,又把他们抓了回去,甚至还多抓了一些人。”

  听闻此话,李太乙的眉头顿时微微一挑。

  这件事,他在前世听说过,但这件事情是为了沉冤得雪,所以对大唐走向来讲**太大影响,而且李太乙记得,这件事不是在这个时段发生的,并且负责的人并不是什么新入朝的**,而是一名监察御史。

  很显然,因为李成义在一个月内影响了两件事,世界线已经发生了些微变动。

  而且听高力士所说,这是二皇子恳请推冤狱,后又是郑大人弹劾,联系着李成义有很多幕僚在牢中......,很显然,这件事是二皇子李成义想要借着推冤狱,捞一些人出来,但却**想到被一个小官给坏了好事,甚至还被抓了一些人进去。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由得,李太乙摇了摇头,暗暗笑道,**多说。随即提笔蘸墨,画着什么,很快,一张新的车弩设计图跃然纸上。

  “将这张新图送过去吧!”

  李太乙吹了吹纸上的墨迹,然后递给高力士道。

  “是!”

  高力士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