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部分
不休。

  “哦?那侄子你就说说,我们几个洗耳恭听。”姓郑的,姓刘的两个大人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都说老陆家的小公子厉害,看看他到底怎么个有本事。”

  陆振华也想听听儿子的高见,儿子有本事,也给当爹的长脸不是。

  尔杰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猜这一段,纱厂遇到了销路的问题对吧?”

  “对对对!继续!”三个大人很惊奇,催促尔杰快说下去。

  “既然这样,我分析分析原因,第一,工厂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价格也不占优势。第二,是受到上海日本货的倾销所致,导致纱厂纱布滞销。如今形势会更加严峻,我判断日货倾销力度在几个月要达到顶峰,到时,工厂就是折本销售也不行了,不仅仅是我们这一家工厂,全国的工厂形势都不妙,面临倒闭是迟早的事。”

  三个大人蒙了,这孩子说的一点没错,他是怎么知道的,不应该啊,吃屎孩子怎么懂市场,神了。陆振华激动了,儿子真棒!两句话说到了关键。

  诚如尔杰所言,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与农村经济破产,导致农民购买力降低,无法消费工厂机纱,这就使华商纱厂在最重要的农村市场上遭受重创。30年代日纱在中国大肆倾销,日纱倾销最厉害,来的纱很多,价钱又便宜第一,占据了上海棉纺市场的较大份额,直接侵蚀了棉纺织企业的本地市场。1926—1935年前后,日商利用当时政治动荡的特殊环境开始在中国市场大举进行倾销。日货内侵,本国纱布受其打击,下半年日货尽量倾销,纱布滞销达于极点,虽欲折本求售亦不可得。

  “那你说说该怎么避免?”陆振华吸口气,居然问起了儿子,三个大人听小孩子吹牛,滑稽。

  “求变,不能坐以待毙!”

  “怎么变?”三人同时问道,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好似沙漠中遇到了绿洲,工厂开了时间不长,好日子也没多长,就遇到了棘手的大问题,资金不缺,但缺少市场,货物大量囤积,用不了多久,真的就面临倒闭了,没有订单,再好的东西都是废品。

  “我先问问工厂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陆尔杰问道。

  陆振华起身从办公室一角拿出两种样品,一种是白色的粗棉布,这种工艺简单,一般是棉花搓成捻子后,就再纺织成粗纱织成棉布,另一种是细纱纺织的叫做府绸,薄如蝉翼,那大多为妇女钟爱,炎热夏季裁铰做裙子、汗衫、裤衩穿。

  尔杰摸着府绸布料,有了计较,很好!

  “爸爸,叔叔,你看,这种布料手感很好,比起日货来,我们的并不差,但是我们主要是卖布料,这是初加工,要想盘活市场,我们就必须深加工,也就是做成成品销售。”

  “成品,是做成裙子还是裤衩,你这孩子,算是白说了。”三个大人失望的互相看看,都唉声叹气的摇摇头,显然对答案非常失望,还以为什么高招呢,原来就这两下子啊。

  “你们说对了,我们就是要做裤衩,而且是不一样的裤衩。”

  “裤衩有什么不一样的,你这孩子脑袋里想什么呢。”陆振华以为儿子能出个好主意呢,结果大失所望。自己真是疾病乱投医了,儿子才多大,指望他给出主意,乱弹琴。

  “我们普通的内k形状单一,趋于保守,还有农村的大裤衩,要多丑有多丑,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根本满足不了她们对美的追求,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向往潮流时尚,女士身上穿的内衣,那些影星们率先穿的丝袜戴的义r就完全可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