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部分
�手的节目表演完毕,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现场打分,专业评委一共十二人,是主办方专门聘请的,音乐界最富盛名的十二位名家,他们全部是德高望重,艺术成就非凡的大师,而大众评审则是从民间选举而出,他们不一定是从事音乐行业,但一定是对音乐很有兴趣,并且经常撰写音乐评论,音乐鉴赏之类的文章,在网络上或者是坊间拥有非常高支持率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大众评审一共五十人,他们的评分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虽然不及专业评审那么重要,但是要想获得好的名次,获得大众评审的认可也是必须的功课。

  这次采纳大众评审的机制,也是国际音乐节的一项创举,因为大众评审来自各行各业,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民众,和高高在上的音乐大师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也就是说,如果想获得高分,光是折服专业的音乐大师是不够的,你还要考虑到所有听众的口味,同时也是在暗示,你不能古典音乐视为一小撮人的专利,任何抛弃人民大众的艺术形式,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维也纳不愧是世界音乐的最高殿堂,他们的观念永远站在潮流最前端,采用大众评审机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专业评审肯定是比较权威,但如果以他们的观点为导向,肯定还是会有偏差,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不知道大多数听众喜欢听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了。

  这样的评审机制,倒是很合孟星辉的胃口,他的“人本主义”艺术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音乐,绘画,文学,还是电影,都不能抛弃人民大众,曲高和寡孤芳自赏,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畸形心理,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诗经》无非也就是早期从人民大众中采集而来的歌谣,一点儿都不难懂,但你能说它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吗?

  他不明白某些人的思维,无论是拍电影,搞美术,还是搞音乐,巴不得弄得越晦涩越难懂越好,仿佛懂的人越少,就越艺术,越能显示自己的高深,这其实已经走入了艺术的误区,终究会被艺术抛弃。

  难道大多数人能看懂,能听懂,能理解的东西,就粗俗了?就不艺术了?那白易为什么能和李白杜甫相提并论呢?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能登堂入室呢?《阿甘正传》为什么能入选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呢?你那些别人看不懂的电影,怎么就籍籍无名呢?

  孟星辉觉得自己的作品《笑傲江湖之曲》,就是一首雅俗共赏的曲子,上到音乐大师,下到贩夫走卒,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听出属于自己的内容来,这也是他为什么对夺取“金音符奖”充满信心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华日韩三国的选手被排到最后一天比赛,而且顺序和他们走红毯的顺序一样,不过六组选手的顺序被打乱了,分别是,朴太圭的小提琴独奏排在第一,日本选手的钢琴独奏排在第二,韩国的交响乐团排在第三,郎一平的钢琴独奏排在第四,小野雄二领衔的樱花乐团排在第五,孟星辉和林淡烟的琴箫合奏排在第六。

  孟星辉的演绎曲目过后,就是号称世界首席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的表演,这是本次大赛的最后一个节目,也是压轴的节目,对于所有奥地利人来说,他们希望维也纳爱乐乐团能够拿到这次的“金音符奖”,要知道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常年驻扎在金se大厅,主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还是拿不到象征世界古典乐最高成就的“金音符奖”,岂不是很让人意外?

  很多音乐界的专业人士也都觉得,爱乐交响乐团才是“金音符奖”的最有力争夺者,一方面他们携主场之利,主场优势究竟有多么大,想想98年足球世界杯,法国在家门口夺冠,2002年世界杯,韩国耻辱xing地杀入四强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世界首席交响乐团的称号不是白叫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