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硬帆的线索
p;正对大福船无所奈何,想要找点事干的刚子再次卫良的航海日志研究了几遍,这些物资如此的保密应该是积灰岛的特产,而且对前朝有极大的用处需要动用巨型宝船来运输,那么肯定会很值钱。

  哥就是喜欢金币。

  为了享受赚钱的乐趣,刚子随着更加仔细的查阅,一些线索又复现了出来。第一:通过卫良航海记录中的往返琉球群岛的来回时间相差不多。可以判断巨型宝船上面所撞在的物资应该是大体积,但重量极轻的东西;第二卫良每次携带这批物资回来。都要到东莱造船厂卸货,然后再进入军港泊位。很可能这些东西跟造船有关。

  最重要的就是刚子在卫良某一本航海日志中发现了一个书签。

  看纹理材质应该是竹子,可是通体的火红色极为罕见,刚子把这个书签拿给崔石看,见多识广的崔石也说不出有什么样的竹子会长成这样的颜色。而吸引刚子的并不是这种竹子的颜色,是它的重量和硬度。薄如纸张的竹制书签放在手里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坚硬就如铁片一般。

  这简直就是制造大型硬帆最好的材料!

  为此刚子特意跑了一趟大汉皇城长安,凭借即墨海军提督的身份得以进入翰林院,然后以精灵的工艺品开道,一路绿灯的见到翰林院博士,面对大汉最有学识的人,刚子呈上了卫良的书签。

  胡子已经全白的博士,眯缝着他的老花眼,细细的端详着:“此物名为火竹,喜好赤炎高温,多生长在常年处于喷发状态的火山周围,不畏火烧、不畏水侵,坚若钢铁、轻入鸿毛,经常把玩可以养肾火,前朝此物颇多,年老之人用作拐杖,轻盈便利又有养生之效果。只是现在已经不知这火竹的产地,也就再难一见。”

  翰林院博士都不知道这火竹的产地,那可就难找了,刚子继续问道:“博士可知此物能长多高?可否用于制作福船的船帆?”

  博士思考了一下说道:“至于火竹能长多高就不清楚了,前朝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火竹的书籍,至于制造船帆?前几年有人在一处前朝废弃的海军船厂仓库里发现了一批火竹的枝叶,虽然大部分已经年久腐朽,但残余的部分被那人做成小物件四处兜卖发了一笔大财,由此可见火竹肯定是用在建造船只身上,至于是否用于制造船帆就没有什么可考证的了。”

  虽然没有问出火竹的具体产地,但获悉了火竹生长的环境,就已经是大收获了。再呈上一个精灵出品的木雕笔筒,刚子在老博士热情的挽留下出了翰林院。

  至此,刚子已经有了八成的肯定,卫良进太平洋运送的秘密物资就是火竹。

  大汉境内没有处于一直喷发状态的火山,这种地貌在大海中却是常见,阿普尔加斯群岛里面就有大量这样的火山,想必在太平洋上也有不少这样的地貌。前朝肯定是掌握了火竹大量生长的地方,所以才有大量的硬帆战舰,也会有大量的火竹枝叶流落到民间。

  前朝末期的大战,造成制造硬帆战舰重要的木材产地积灰岛位置的遗失和战舰设计的失传,造成了现如今的大汉只能重新学习软帆战舰的制造。

  刚子如果想叫硬帆战舰重新走进海洋,就必须找到火竹。

  所以即墨舰队首次集体进入太平洋,刚子的目的就非常的明确。

  根据卫良历次运送火竹进入太平洋前记录的航向路线、航行时间,刚子算出了卫良驾驶巨型宝船空载和满载的航行速度,又根据卫良航海记录缺失的时间,计算出卫良能到达的位置,在太平洋的海图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弧线。去除人类经常活动的区域,然后用卫良在积灰岛停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