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驾临前线
��了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大举追击,一直追到寿春。项燕在寿春另立楚王,召集楚国的残余势力前来勤王。为了对付这些残余势力,王翦围住寿春,并不急于攻克,这是想把楚国的残余势力集中,一举歼灭。

  楚国的残余势力果然中计,大举赶去寿春。为了全歼这些楚国残余势力,王翦在江阴、宜兴一带部署秦军切断他们的退路,最后一举全歼。

  至于这些残余势力究竟有多少人马,没有准确的数字,难以知晓,相信不会少,四五十万应该差不多。

  达成协议之后,各大世家大族又使出“拖”字诀,要么是不发兵,要么就是今日发一点点,明日发一点点。多的时候有一两千,少的时候只有数十人,真是咄咄怪事。

  这些奉令出征的子弟兵在路上不是游山玩水,就是东游西逛,哪条路不好走,哪条跟远,就走哪条。好走的路,便捷的路,一概不走。

  能走,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至,在一地一驻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于长达一两个月。

  这些子弟兵每到一地,就要吃要喝,要美貌的妇人,因为他们自以为他们是为了救楚国,是楚国的大恩人,楚人就要把他供着。

  要是一个不如意,就会打砸抢,甚至于杀人放火。是以,他们所到之处,怨声载道,楚人苦不堪言。

  项燕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传下去,要这些子弟兵早日赶到。然而,领军的四大世家子弟傲慢的答复:“项燕,是你无能,不能打败秦国,这才要我们前来助战。你要是无能,就滚吧。我们是来帮你的,你得对我们客气点。”

  项燕这是为了楚国才与秦国相抗,竟然还得低声下气去求人,差点没气炸肚皮。

  楚考烈王也是不断下旨,要子弟兵早日赶到。然而,屈景昭黄四氏族长却是早有默契,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是楚考烈王信任的春申君,也是籍口不断,今天有黄氏子弟得佳儿,明日有黄氏子弟要婚娶…···

  这些理由压根儿就不是理由,却给他们说得振振有词,正大光明,脸皮之厚令人无语。

  楚考烈王真想把这些世家大族全杀光,可是,眼下不是时机,他不得不忍着。

  这些子弟兵我拖你拖他拖,赶到淮水之地已经过去了十个月了。再加上楚考烈王与四大世家扯皮的两个月,楚国这次增兵足足用了一年时间。

  增兵竟然要用一年时间,这弥足骇人了。

  这些子弟兵一到,楚军大营就lll套了,项燕的号令不能执行项燕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子弟兵。

  子弟兵是世家大族的根本,这些世家大族当然不会甘心把子弟兵交由项燕控制,而是有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统领。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肯定要与项燕对着干。

  屈景昭黄项五大世家中除了项氏子弟兵是听从项燕的号令,另外四大家的四十万子弟兵一概不鸟项燕。

  不仅不鸟项燕不说,还处处与项燕对着干,项燕要他们东,他们偏朝西,这令项燕苦恼不已。项燕有心要整肃军纪,然而这四大世家却是抱成一团,动一个就是动四个,项燕顾虑重重就是不敢下手。

  此时的楚国,应当齐心协心共抗秦国,哪能再生内乱。

  项燕的号令只有项氏子弟兵和国府军队执行,不过五十万的样子。

  剩下的那些中小世家,实行的是阳奉阴奉,表面上执行号令,实际上却是违背,因为他们也有各自的利益。要是项燕逼得急了,他们就转投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