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冠军侯推行法家,更激励百家争鸣,天下儒门学子,哪个不恨?哪个不骂?该骂!”
贾诩、陈宫等人相视一眼,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郑玄能够这么坦然的将这话说出来,还不会遭到吕布的怒火。
“不过这五年来,到死的时候,老夫却是想通了。”郑玄看着吕布,感慨道:“以前做学问的时候,老夫就觉得有些不对,儒家独尊了,但四百年下来,儒学却在向一个怪异的方向发展,本身不但毫无进步,而且很多时候,连儒者的风骨都没了,老夫一直在想,究竟哪里错了,也一直在跟人研究,如何更正,将儒学拉到正道之上。”
“当年,老夫跟大多数人一样,是看不起冠军侯你的,尤其是依法治国,推行法治,与我儒家学说,背道而驰!”郑玄回忆着五年前的事情,笑着摇头道:“不过这五年来,老夫却突然发现,儒家丢掉的东西似乎又回来了!”
儒家丢了什么?
魂!
儒家原本是一种中庸之学,可以容纳百家,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帝王之学,但却又不是,儒家讲的更多的是做人,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吸取他人的优点来补足自身,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这就是儒家的魂。
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渐渐变了味道,渐渐地成了一门富贵学问,本来是讲做人,渐渐地却融入了权术,成了专门为帝王服务的学问,骨头断了,魂也丢了。
“冠军侯说过很多话,听起来似乎悖逆纲常,但细思之下,却是发人深省,一家独大,没了旁人的监督,自然也就失去了认清自我、纠错之能,久而久之,不但没有往前走,反而倒退了。”郑玄笑道:“老朽钻研儒学一生,至死方知错在何处。”
“已经不错了,有些人,就算知道,也宁愿活在错误中,不愿意改。”吕布笑道,真没人看出其中弊端吗?不见得,但却没人改,甚至有人推波助澜,相比起来,郑玄虽然固执,却有着学者的风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掺杂太多私人感情在里面。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能在有生之年,得遇冠军侯,幸甚,幸甚。”郑玄呵呵笑道。
“第一次有名士跟我说这种话,也是布之幸运。”吕布笑道。
“儒家独尊固然不好,然儒家传承千年,自有其道理,老夫也希望,冠军侯能给儒家一条生路。”郑玄沉声道,这才是他一定要在死前见吕布一面的原因,作为一位一生钻研儒学的学子,他不希望儒家有一天在吕布的打压下彻底淘汰。
“康成公放心。”吕布叹道:“某不会打压任何一家,也不会过度扶植任何一家,法家要用,儒家也要用,法治与德治,其实并非全无共通之处。”
法治规范了人的道德下限,而德治却是提高人的道德上限,当然,前提是这法必须合时宜,能够与时俱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终有一天,今日看来于天下有利的善法将会彻底沦为投机者钻营的恶法。
“百家争鸣,方能共同进步,道理很浅显,老头子愚钝,用了一辈子,还是在冠军侯的帮助下,才悟通这个道理。”郑玄喘了口气。
吕布默然,如果没有他的横空出世,这个渐渐形成的怪圈子不但不会被打破,而回不断的膨胀,最终形成一种故步自封的怪圈,就这点上来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是有帮助的,至少无论跟被后人黑化的奸雄曹操还是被美化到不像人的刘备比起来,自己更加伟大。
“我死后,子真可以继承我儒家学院院长之位。”郑玄扭头,慈爱的看了一
贾诩、陈宫等人相视一眼,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郑玄能够这么坦然的将这话说出来,还不会遭到吕布的怒火。
“不过这五年来,到死的时候,老夫却是想通了。”郑玄看着吕布,感慨道:“以前做学问的时候,老夫就觉得有些不对,儒家独尊了,但四百年下来,儒学却在向一个怪异的方向发展,本身不但毫无进步,而且很多时候,连儒者的风骨都没了,老夫一直在想,究竟哪里错了,也一直在跟人研究,如何更正,将儒学拉到正道之上。”
“当年,老夫跟大多数人一样,是看不起冠军侯你的,尤其是依法治国,推行法治,与我儒家学说,背道而驰!”郑玄回忆着五年前的事情,笑着摇头道:“不过这五年来,老夫却突然发现,儒家丢掉的东西似乎又回来了!”
儒家丢了什么?
魂!
儒家原本是一种中庸之学,可以容纳百家,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帝王之学,但却又不是,儒家讲的更多的是做人,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吸取他人的优点来补足自身,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这就是儒家的魂。
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渐渐变了味道,渐渐地成了一门富贵学问,本来是讲做人,渐渐地却融入了权术,成了专门为帝王服务的学问,骨头断了,魂也丢了。
“冠军侯说过很多话,听起来似乎悖逆纲常,但细思之下,却是发人深省,一家独大,没了旁人的监督,自然也就失去了认清自我、纠错之能,久而久之,不但没有往前走,反而倒退了。”郑玄笑道:“老朽钻研儒学一生,至死方知错在何处。”
“已经不错了,有些人,就算知道,也宁愿活在错误中,不愿意改。”吕布笑道,真没人看出其中弊端吗?不见得,但却没人改,甚至有人推波助澜,相比起来,郑玄虽然固执,却有着学者的风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掺杂太多私人感情在里面。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能在有生之年,得遇冠军侯,幸甚,幸甚。”郑玄呵呵笑道。
“第一次有名士跟我说这种话,也是布之幸运。”吕布笑道。
“儒家独尊固然不好,然儒家传承千年,自有其道理,老夫也希望,冠军侯能给儒家一条生路。”郑玄沉声道,这才是他一定要在死前见吕布一面的原因,作为一位一生钻研儒学的学子,他不希望儒家有一天在吕布的打压下彻底淘汰。
“康成公放心。”吕布叹道:“某不会打压任何一家,也不会过度扶植任何一家,法家要用,儒家也要用,法治与德治,其实并非全无共通之处。”
法治规范了人的道德下限,而德治却是提高人的道德上限,当然,前提是这法必须合时宜,能够与时俱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终有一天,今日看来于天下有利的善法将会彻底沦为投机者钻营的恶法。
“百家争鸣,方能共同进步,道理很浅显,老头子愚钝,用了一辈子,还是在冠军侯的帮助下,才悟通这个道理。”郑玄喘了口气。
吕布默然,如果没有他的横空出世,这个渐渐形成的怪圈子不但不会被打破,而回不断的膨胀,最终形成一种故步自封的怪圈,就这点上来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是有帮助的,至少无论跟被后人黑化的奸雄曹操还是被美化到不像人的刘备比起来,自己更加伟大。
“我死后,子真可以继承我儒家学院院长之位。”郑玄扭头,慈爱的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