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君兮[古风]_分节阅读_13
/>
皇后送来了一盏核桃酪,顺便提起了一个人。
宁行之。
宁行之的父亲曾是兰老将军的副将,跟随兰老将军多年,后来战死沙场。宁行之子承父业,小小年纪就在军中,兰老将军还记得这个孩子的话语——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不求建功立业,但求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老将军怜他幼年丧父,小小年纪又有如此抱负,便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指点他兵法战术。老将军不再随军之后,宁行之也留在了长安,后来便一直掌管京城禁军。
京中禁军不可由人久带,怕生变故,故而常有调动,这是皇家的规矩。
当此用人之际,最好的做法,是将宁行之调到前线去。
皇后言之有理,但皇帝仍然眉头紧锁。
太后来了。
两人朝太后行了礼,上前扶她坐下,皇帝道:“外面风大,母后派人通传一声,让朕过去就是,哪里犯得着亲自来。”
“你为国事烦忧,我也知道,怕你忙起来连膳也不用。”她看着桌上的核桃酪,又转头看着皇后,道:“兰儿是个好孩子,顾惜你的身体,想必也有法子为你分忧。”
皇后连忙跪下,道:“望母后不要责怪兰儿。”
“后宫不得涉政,但你替夫君分忧是家事,不算涉政。而孤家来此,也算是分一点忧。兰儿方才提到宁行之,那人的确擅长用兵,但为人桀骜,不可让他一人专断,必须派一人与他同去,而此人的身份地位应在他之上。”
“母后认为应该派谁去呢?”
“笃义王。”
皇帝一时沉默,皇后见机告退。
书房内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后的声音悠缓而伤感,“子婴,我并不是要求你回报当年言宜的牺牲。因为你知道,这次出征有多凶险。”
皇帝侧头看着窗沿,淡然道:“母后,那八年的光阴,足以保他一生富贵安宁。”
他回头看着太后,太后眼中似乎有泪光滢动,她轻声道:“我欠他的……也是,你欠他的……”
皇帝冷笑一声,挥袖扫掉案上的核桃酪,一步步走到太后面前,眼神森冷,说:“朕不认为自己欠他,但既然母后如此要求,朕定当满足,至于他能不能,那是他自己的造化。”
☆、第章
皇后回宫的路上,路过太液池,太液池的湖水清冽,有人披着蓑衣泛舟其上。
皇后冲那孤舟招了招手。
舟慢慢停靠在岸旁,船夫了杆,冲皇后行礼。莲雾将皇后小心扶上船,皇后坐进舱内,端详着船头撑船的船夫,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弟这么看着,还挺有那么回事儿的。”
船夫闻言转过头来,斗笠下是一张沉郁清俊的面容,正是李言宜。李言宜取下斗笠,顺手一扔,笑道:“兰姐姐又帮我一次大忙,无以为报,就让本王充当一次船夫,渡姐姐过湖。”
“话既这么说,那恐怕不止要渡一次。”
“渡几次都成。”
皇后笑道:“你猜的不错,我刚提了宁行之,母后就立即来跟陛下提起了你。”
李言宜点点头,显然是
宁行之。
宁行之的父亲曾是兰老将军的副将,跟随兰老将军多年,后来战死沙场。宁行之子承父业,小小年纪就在军中,兰老将军还记得这个孩子的话语——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不求建功立业,但求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老将军怜他幼年丧父,小小年纪又有如此抱负,便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指点他兵法战术。老将军不再随军之后,宁行之也留在了长安,后来便一直掌管京城禁军。
京中禁军不可由人久带,怕生变故,故而常有调动,这是皇家的规矩。
当此用人之际,最好的做法,是将宁行之调到前线去。
皇后言之有理,但皇帝仍然眉头紧锁。
太后来了。
两人朝太后行了礼,上前扶她坐下,皇帝道:“外面风大,母后派人通传一声,让朕过去就是,哪里犯得着亲自来。”
“你为国事烦忧,我也知道,怕你忙起来连膳也不用。”她看着桌上的核桃酪,又转头看着皇后,道:“兰儿是个好孩子,顾惜你的身体,想必也有法子为你分忧。”
皇后连忙跪下,道:“望母后不要责怪兰儿。”
“后宫不得涉政,但你替夫君分忧是家事,不算涉政。而孤家来此,也算是分一点忧。兰儿方才提到宁行之,那人的确擅长用兵,但为人桀骜,不可让他一人专断,必须派一人与他同去,而此人的身份地位应在他之上。”
“母后认为应该派谁去呢?”
“笃义王。”
皇帝一时沉默,皇后见机告退。
书房内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后的声音悠缓而伤感,“子婴,我并不是要求你回报当年言宜的牺牲。因为你知道,这次出征有多凶险。”
皇帝侧头看着窗沿,淡然道:“母后,那八年的光阴,足以保他一生富贵安宁。”
他回头看着太后,太后眼中似乎有泪光滢动,她轻声道:“我欠他的……也是,你欠他的……”
皇帝冷笑一声,挥袖扫掉案上的核桃酪,一步步走到太后面前,眼神森冷,说:“朕不认为自己欠他,但既然母后如此要求,朕定当满足,至于他能不能,那是他自己的造化。”
☆、第章
皇后回宫的路上,路过太液池,太液池的湖水清冽,有人披着蓑衣泛舟其上。
皇后冲那孤舟招了招手。
舟慢慢停靠在岸旁,船夫了杆,冲皇后行礼。莲雾将皇后小心扶上船,皇后坐进舱内,端详着船头撑船的船夫,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弟这么看着,还挺有那么回事儿的。”
船夫闻言转过头来,斗笠下是一张沉郁清俊的面容,正是李言宜。李言宜取下斗笠,顺手一扔,笑道:“兰姐姐又帮我一次大忙,无以为报,就让本王充当一次船夫,渡姐姐过湖。”
“话既这么说,那恐怕不止要渡一次。”
“渡几次都成。”
皇后笑道:“你猜的不错,我刚提了宁行之,母后就立即来跟陛下提起了你。”
李言宜点点头,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