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三章 为定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  马寅初因为堪破国家银行计划而兴奋,杨锐则为日本人死拧伦敦条约而苦恼。虽然在伦敦负责谈判的日本代表、滨口内的若规礼次郎和海军代表财部彪基本同意会英美提议,即中日与英国、美国的重巡洋舰、轻巡舰吨位比例与主力舰吨位比例基本相同,大致定在610之间。重巡洋舰因之前中国已造十二艘,日本已造八艘、且正在建造四艘,这等于说美国方面最终将允许建造四十艘;轻巡单舰吨位限制在两千吨以内,吨位大致中日是十八万吨对美国二十四万吨。

  但这种比例是日本海军难以接受的,610的比例放大后,美国重巡洋舰数目远超中日两国,一旦美畜偷袭,那日本海军将损失惨重。是否要拆毁一些巡洋舰,把重巡数量压倒十六比二十六的水平,日本海军正在考虑;同时,对外强硬的反条约派|[并不想接受英美给定的610重巡比例,加藤宽治等人希望重巡比例为710,这就与滨口内代表产生严重矛盾,在国内天皇无法圣断时,日本人跑到辽东希望杨锐影响中国代表团,以最终支撑他们的想法。

  日本的算盘就是如此,可杨锐对是710还是610一也不在乎。就财大气粗的美帝来说,真要开战他还绝不会卡着海军条约造舰,到时来一个珍珠港式的突然袭击?上等人肯定是先开动战争机器造两三年的船,然后铺天盖地平过来,710还是610到时候都会变成310、410。有必要去争7还是6吗?

  当然条约对中国而言也不是太顺利,日本海军对巡洋舰比例不满。中国海军则对潜艇比例不满虽然三方潜艇吨位一致,可中日两国潜艇吨位加起来已超十万吨。条约却限制在五万两千余吨,这等于说要拆掉一半的潜艇;另外潜艇单艇吨位不能超过两千吨,这个吨位对广袤的太平洋来说还是太小;最后麻烦的还有因吨位限制而带来的检查问题,中国海军后续潜艇将是德式xx型的改进版,诸如无火炮、水滴造型、消声瓦、通气管……,这些东西是实在不能给英美检查团检查。

  中日各有各的烦恼,看着眼前的伏见宫博恭王和他的跟班日海军联合舰队参谋长岛田繁太郎,杨锐对他们的抱怨唯有浅笑,待日本人说完。他才道“亲王殿下,此次条约限制仅仅是巡洋舰和潜艇,况且潜艇吨位虽然不如意,但最少大家是一样的。我们有什么好忧愁的呢?毕竟主力舰吨位早已确定,航母上我们还占有优势……”

  日本海军中,因为对待华盛顿条约态度不同,分为反条约派(军政派,类似国防部)和条约派(军令派,类似总参谋部);又因为对航母制胜论的态度不同。分为舰队派和航母派。这几类人当中,反条约派和舰队派大致重合,条约派与航母派小部分雷同,比如山本五十六既是航母派又是条约派。

  杨锐的海军战术思想伏见宫博恭王是清楚的。中国海军就是以这样思想为基础建立,但在诸多日本海军军官看来,如此孤注一掷只要空母简直是疯子行为。也正因为此,中日虽然同盟近十年。可海军联合协作一直不如陆军,在陆军正逐步统一武器口径、军内规制时。两国海军连联合指挥都困难中国海军认为战列舰仅仅是航母的保镖肉盾,而日本海军则认为航母仅仅是战列舰的眼线奇兵,反正是谁也不服谁。

  听闻杨锐的口气似乎也赞同签订条约,伏见宫有些泄气,他看着杨锐道“下,但是到现在为止,飞机还是不能击沉战列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