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祖母
�放在背上让老夫人靠着。

  老夫人靠在大抱枕上,仔细看着幺儿留下的这唯一的嫡亲血脉。这孩子虽仍有几分瘦削病弱之态,明眸秀目,琼鼻红唇,皮肤润泽白皙,举手投足间无不透着子世家女的风范。

  老夫人看着与小儿子面貌酷似的模样,想起孝顺的小儿子如今天人永隔,心万分难受。泪水瞬间又盈满了眼眶。

  还是身边的郑妈妈安慰半天,月瑶也跟着劝:祖母,都是月瑶的不是。不该招惹祖母伤心。爹娘若是知道祖母日日为她们伤心,定然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心。还请祖母保重好身体。

  不说郑妈妈了,就是老夫人都有一些讶异。自从月瑶去了华林寺,寺庙的师太说要是月瑶真有孝心,那就抄满经卷给父母超度。月瑶听信了这话,日日抄写经卷不假她人之手。

  老夫人摸着月瑶的头,这一旦自己过身。老大不管内务,老大媳妇面上孝顺慈善,心却毒到底姜是老的辣。自己的孩子不会害,但是月瑶却是说不准 了。她真真的不放心。如今二房所有的家资纂在她手里,莫氏不敢动。以后呢,以后她不在了,内院就是莫氏一手遮天了。这孩子能避得了吗

  老夫人也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没几年活头了。现在是能多活一年是一年。她得为这个孩子做好打算:月瑶,你今年也八岁了。再过些日子要请教养嬷嬷 来。月瑶,你到时候跟着一起学规矩。老夫人觉得月瑶有些钻牛角尖,师太说抄写孝经,也没说一定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只要诚心,三年之内完成即可。只是之前 跟月瑶说这个,她也不听。只是如今见着月瑶的神色与之前不一样,才试探性地说了一句。

  月瑶记得上辈子连家是请了教养嬷嬷过来,她当时一股脑地在抄往生经,哪里愿意分出时间跟着学规矩。因为对于请来的嬷嬷的教导,半点不放在心上。礼仪方面有着娘的教导,没人挑剔出毛病,但是却错过了很多。

  老夫人见着月瑶沉默,以为月瑶不愿意:瑶儿,跟着教养嬷嬷多学些东西,对你有用处。要是得了缘分让他们多多提点你,就是你的造化。以后你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月瑶听了老夫人的话,更是心痛难忍。祖母是真的喜爱她,为她好。这些嬷嬷,一般都是经了事的人。如果当初她也接受了这样的嬷嬷的教导,多与外界接受,结局就不会一样。

  月瑶摆正了心思,小声地说道:祖母放心,等嬷嬷来了我会好好学的。不过祖母也要保重身体。爹娘没了,月瑶只有祖母了。这话说得身边老夫人心头又是一酸。

  老夫人爹身丫鬟巧慧端了一碗燕窝粥过来。月瑶接过粥,也没给老夫人。而是自己试了试,觉得温度适中才给老夫人喂。

  老夫人喝完粥以后,郑妈妈取了经书准备给老夫人念。老夫人每天都要听经书,每天必备的事情。

  月瑶让郑妈妈将经书给她,她给老夫人念。她抄写了十年的经书,内院妇人用的经书她都能倒背如流。这时候念起来也自然特别流畅。

  老夫人望了一眼月瑶,有些奇怪。这孩子对这经书怎么这么精通。不过想想月瑶现在天天在抄经书,闭着眼睛继续认真地听着。

  月瑶见着老夫人周身弥漫着一股死气,心下一惊。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一口心气,如果没了这口气。会迅速萎靡下去。

  连老夫人突然之间没听到声音了,睁开眼睛问道:三丫头,怎么了好好的怎么没声音了。

  月瑶回了心思:没事,在像刚才的经文是什么意思。说完,继续跟老夫人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