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
��宗时期有的地方的州府还要下令以770个为一贯钱的,并且朝庭有时还对各州下过“私用则各随其俗”的诏令,而在宋朝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纸币,人们计算对于宋朝时期的钱完全是笔糊涂账。

  正文 81

  第八十一章改革烦恼

  所以说宋兵在出征时,在发过的鼓励钱响后,士兵们很多人都背着好几千个铜钱,打仗时不用刀砍,用钱咂都能咂死对方了。就打比方说吧,每个宋兵只发半两银子、1贯钱,那也要1千多个铜钱了,一串锁匙挂在腰上还“叮当”响呢,何况是铜钱;所以说宋兵只要都把钱放到怀里,即安全又保险,这只是说宋兵战时发放的鼓励响,那么真实的宋响又是什么样的呢?宋朝去年的年收入为一亿两千八百一十三万八千六百零九贯,年支出为一亿三千三百三十四万三千二百八十贯,财政赤字为五百二十多万贯。而用在军队上的军响就达到了八千多万两,而我又要在改制后保持大宋全国有150万人的大军。如果按这笔钱如实的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中,再加上宋朝有“年节有奖赏,大典有恩赐”的规距,那么一月一发钱响的宋兵,每人月底都大约能得到最少4。5贯钱、将近4500个铜钱,如果按改制后的发响制度,那就是一月一发响的宋兵就得到最少5至7贯钱,也就是5千至7千多文铜钱,(假如宋代的一文铜钱和现代一枚一元硬币重量相等的话,现代一元硬币的重量为0。008公斤,5千枚一元硬币相当于40公斤、80斤啊!咂在谁身上谁不倒下?)那还怎么打仗?天天背着几千铜钱跑都跑不动。(胖石头语: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文铜钱,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石大米,宋朝时一石66公斤,而宋代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元。宋兵每月4。5贯钱,相当于2。25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2079元,还不错,如果宋朝按期发放军响、不打骂士兵的话,那我也去宋朝当兵去。不过,我听说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总之宋朝兵制改革说到底就是钱、钱、钱!而大宋朝这么多年来,宋兵都没有按时、按全额的拿过军响,很多士兵更本就吃不饱,穿不好,还天天受着将官的气和毒打。士兵心里的怨恨远远不是拿钱能摆平的,各方面的矛盾都已经升到白热化了。要是想稳住兵心,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兵制;而在改革后,为了不让士兵作战时一人抱着一大堆铜钱杀敌,就要改革钱币;要想改革钱币,就要统一全国的货币;要想统一全国的货币,就要建立大宋皇家银行;……。总之,这就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所以说改革只要粗看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弊端,明显就不值得一改。但是细心的人都看出来了,皇上急着改军制,就是要牢牢的抓住军权、抓住军心啊!其实说白点,就是加强皇上对军队的控制,能够让君主从军队里上至将军、下到小兵,全都乖乖的听皇上的话,互相牵制着,除了皇帝谁也调动不了谁,朝中的大臣更不用说了。但是这样的话,军费可就是直线的增长,一些精于数计的大臣心里在想:“英明神武的皇帝不会连这也没数过吧?一年的各种军费开支将在一亿贯以上啊!到时别说改革了,连朝庭的日常开支都没有了,朝庭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赤字着,虽说其中有很多的蛀虫在其中搞鬼,白白浪费了大量库银,而150万大军只要按原来的响银发放,那所有士兵都会高兴的以为是在过年呢!但是,这毕竟是不可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上啊!皇上!您那高额军响只会养活大量贪官,根本就到不了士兵的手中啊!唉!”他们想到这不觉得叹了口气,而这些人这时也忘了我手中的那些机器人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其实,我听他们议论了一会后,就斜靠着龙椅上,正在想这些复杂的连索问题:“贪官当然要治,而且要严治,对于罪大恶极的贪官,一定要杀,绝不能手软。这样才能把军响发放到士兵的手中,而士兵们手中有了钱,就会用钱去买大量的生活用品,这么多钱一起冲击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