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第二十四天
��旬的三丰县还是寒风瑟瑟,偶尔还下着细细的小雪,在县城西面十多里外的一条小路上,正有七八个人正在风中跋涉。

  这七八个人皆是南山村村民,这些日子,他们已经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走过许多趟,之前下雪还更难走些,这一下起大雪,行路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现在好多了。

  其中还有一对祖孙。“大郎,重不重,让我来背一会儿吧?”说话的老妇头发花白,jīng神气却很不错,提着一个大篮子走着,步履并不见得比一旁的少年郎慢多少,老人的头发这会儿被北风吹得有些凌乱,身上的衣服穿得倒是齐整,虽是平常的麻布衣裳,但打理得却十分干净利索。

  “不用,我背得动。”她身旁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长得并不健壮,这时候背着一个大篓子在走着,显然有些吃力的,他也不叫苦,咬牙坚持。

  “你要是累了就说一声,咱停下来歇一歇也不碍什么,不急这一时半刻。”老妇心疼孙子。

  她那长子当年在服徭役的时候发生意外,没了,家里除了这孙儿,也就没有别人能干得了这个活了。

  开始孙子还说雪大叫她别跟着,他自己一个人就能成。老妇哪里肯答应,她就这么一个孙子,还那么好。这天寒地冻的,山上许多野物都躲起来了,那些猎不到吃食的野兽,常常会往山下来,她生怕孙儿被狼给叼走了呢,出门要格外小心。别看她这一把老骨头,真正发起狠来,野兽也得忌惮三分。

  “在走一会,就到县里了。”

  “这一筐豆芽换出去,能得不少粟米和铜板。当时候给你娶媳妇。”说完老妇笑得牙都露出来了。前些日子,苏家说了发豆芽的法子,又帮了他们。家里这个冬天不仅不挨冻了,现在还能靠着发豆芽赚上一些。

  不过苏景云得媳妇说了这豆芽就这段时间能赚钱,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发现这其中得窍门。可惜了,不过现在累点抓紧时间多赚点也好。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没有人做出来得时候就怎么都想不到。但是只要有人做出来了,要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发现这法子原来这么简单。就好比这发豆芽。

  不多久,到了县里,不少人赶忙从家里拿了粟米或者豆子过来换豆芽。不缺钱得也愿意花上一两个铜板换一大把豆芽。

  冬日里就那几样吃食,特别是新鲜得蔬菜,这西坡村的豆芽他们已经吃过几回了,是从前没吃过的东西,不仅新鲜,还好吃不贵,一升豆子能换一大捆,可以炒个两三盘,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

  那一篮一筐的豆芽,没多会儿就被人分得七七八八。

  青苓这边,有了豆芽后,青苓这几天lún着把能想道的豆芽的做法都一一做了出来。吃的大家很满足。

  昨儿又下了一晚上得雪,今天早上一大早青苓起来扫雪,把院子了清出一条路来。又顺便把院外清了清。这一清倒是扫到块石块。不太规则得椭圆形,凑巧这石块还薄。可以称的上是块石盘。

  今天早上吃什么,有了。

  把这石盘好好得清洗了,不太放心又用热水烫了遍。

  先tiáo好一小盆杂粮面糊,又在灶上放上石盘,灶下小火烧着,石盘上就可以烙饼了。

  做煎饼,工具是简陋了些,一个石盘一把菜刀,将就吧。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当石盘烧热以后,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饼糊放到石盘上,用菜刀子沿着石盘摊一圈。

  青苓利落地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