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继往开来(140)或者便是机会
了,把堂堂的国王气得七窍生烟,卷袖子挥拳头便要上去揍王武嫡,好在当时王上身边还有几位夫人在,生生地将他拉住了,但也吓得王武嫡抱头鼠窜。汉国朝堂,民间都将其当成一个笑话,但牛腾可知道这不是一个笑话,因为当时二夫人宁馨便在身侧,拉架的便有她一个,宁王妃的确是将这个当做笑话讲给了牛腾听过。

  对于这一,牛腾也一直是很迷惑的,整个大汉王国都是大王的,为什么大王还念念不忘向财政部追讨这笔钱呢?而且追讨的结果还是碰了一鼻子灰,王武嫡的态度强硬得很,当时没有借条,没有证人,自然不作数。当然没有证人,这笔钱是高远直接从家里搬到王武嫡哪里去的,现在王武嫡不认帐了,大王也无可奈何。

  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件事,当时征东军的土地改革,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现在秦人来做这件事情,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吗?秦国可不是当时的征东军可比的。征东军当时地处一隅,兵马不过上万,治下子民抛开辽西不谈,只不过几十万人而已,而辽西的土地改革则是在积石郡已成气候的情况之下才进行的。

  大汉的土地改革自积石郡算起,历经十数年,至今还没有完全竟功,这其中的复杂情况,如果写成文章,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

  秦人想要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经济,便来生搬硬套汉国的经验,只怕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天时,地利,人和,在牛腾看来,秦国根本一条也不占,要知道,当时征东军在辽西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便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即便现在大汉王国商业,工业体系成熟,大量的资本正在流向这两个市场,但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仍会遇到不少的麻烦,牛腾相信,在秦国这个仍然以土地为最重要资产,以农税为根本政府收入的国度里,土地改革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也许,最终这个麻烦便会成为压倒秦国的个曾经的巨无霸的最后一根稻草。

  “完全不用担心。”牛腾信心满满的对何勇道。“这不是他们的机会,相反,这会成为我们的机会。”

  “大首领,这话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当年如果他们也给我分这么田地的话,我就不会拿起刀枪来造反了,而是会老老实实的去种地,只要能吃饱穿暖,谁会干这个提着脑袋的买卖啊!”何勇有些不量解首领的淡定。

  “政策当然是好的,但也要分在什么时间,什么时候来做。”牛腾呵呵的笑了起来,“何勇,如果你家里有几千上万亩田,现在我要出钱将你的田买了来分给农民,你干不干?”

  何勇想了想,摇头道“我不干,这土地放在哪里,是可以传给儿孙的,卖了钱的话,这钱可是越用越少,这不是坐吃山空吗?再说了,这价格也明显有些偏低嘛。”

  “这就对了,你都不干,你说说,那紫阳县的那些豪绅大地主们会干吗?”牛腾大笑道。

  “可是大王已经下令了,他们敢不干吗?”何勇怀疑地问道。

  牛腾微笑地看着这个仍然不脱纯朴的起义军领袖,“当他位不想干的时候,他们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让这条法令成为一纸空文,根本落不到实处,他们有的是办法欺上瞒下,甚至这个法令最终会成为他们再发一笔横财的机会。”

  看着张口结舌的何勇,牛腾吩咐道“这一段时间,多派人潜下山去打探消息,那个叫温义的,可以轻松的潜上山来,那就说明官兵的封锁是有漏洞的,或者他们已经放松了下来,这是我们的机会,一来可以去弄些我们需要的物资,例如盐巴啊什么的,二来要密切关注山下的这次土地改革,搞不好就会乱起来,那时候就是我们出山的机会了。”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