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十载苦读,一朝丧尽
�?”

  一念至此,他心中大定,招手唤了名家丁过来,吩咐道:“你找两个人,去街上寻那张生,二爷又要见他。”

  家丁领命而去。

  同一时间,韩福口中的“张生”张应潮却在一家酒馆里,和几名难兄难弟喝着闷酒。

  东都繁华,却有些小酒馆,普通人家也能负担得起。

  “张兄,你还是快些走吧,韩家在东都势力不小,你恼了他家恶奴,难免被对方记恨,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等家奴之流,最是睚眦必报。”

  “不错,我等这次前来东都,算是来错了地方了。”

  “唉,谁知还能有这种事情,十载苦读,一朝丧尽。”

  ……

  几名儒生围坐一桌,唉声叹气,每一个的脸上都露出心如死灰的模样,散发出如丧考妣的气息。

  啪!

  突然,坐在里面的书生抬手拍桌,满脸不甘:“定是在那宣口镇被抓入牢中的缘故,我等在那里结缘,算一算时日,也是在过了宣口关后,学识尽失,这……”

  此人眉清目秀,身上隐隐流露出书卷气息,只是此刻却显得有些狼狈,眼睛里满是血丝。

  旁边立刻有人道:“张兄,这事儿说出去谁能信?别说旁人了,就算是我等自己,也感离奇。”

  那个眉清目秀的书生,正是先前去韩府拜访,却受辱而归的张生、张应潮。

  “咱们自负学有所成,结果现在虽然识字,但文章经义却是一句都不记得,读都读不成句,写亦写不出形,更不要说日后会试了……”

  说着说着,竟有儒生留下泪来。

  “可怜我那娘子,缝鞋补衣供我买书,好不容易中举,拿了全部积蓄过来东都求学,本想报答她一生富贵,谁曾想却换得如此下场。”

  他这一说,又有其他人流下泪来。

  “我那老母亲拖着病体……”

  “我父每日起早贪黑……”

  “我哥哥嫂嫂……”

  前朝之前,科举不兴,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评人品级只论门第,不论才学,所以穷人一辈子都只是穷人,富人贵人则富贵延年。

  科举出,人道改。

  自科举立下,日渐完善,普通人家的子弟,只要肯用功,再配以些许运气,也能科举有成,改变一家、乃至宗族的命运。

  科举,实乃天地革鼎之举,寄托无数民愿。

  如这一桌儒生,就以此为念,没想到却飞来横祸。

  诸人正说得伤心,旁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哪个是张应潮?”rs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