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邈邈故人庄(下)
�“凰儿,放心,我虽为人冷淡,但能对万物生喜怒哀乐,皆因世上有你。”

  小凤早就知道,芳笙喜欢了她多年,如今,总算可以一知究竟。

  她继续说了下去:“三年而过,又一日,师父让我下山一趟,去体察世态人情,我便和练功时结识的好兄弟一起,却只觉人世间纷争不断,烦扰不尽,不如在山上清净自在,唯一的好处,是我见到了一个人。”

  小凤已有所预感:“是我。”

  她点点头,动情道:“小野草只管带着我在空中遨游,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肯落在地上,却将我带至了一片花丛,你当时就在百尺之间,我见你的一刹那,便把什么都忘了,眼耳鼻舌身意,都只是你一人,可惜当初,我什么都不懂,那些人之常情,也早已离我远去多时。”

  小凤忙慰道:“这不怪你,冰棺中那么多年,又岂是你能做主的。”却又突然想到什么:“莫非,你跟踪了我?”

  她瞬间捧着自己脸颊,神情无措,像做错事的孩子般,讪讪道:“一时情不自禁,只顾跟着走了……”

  小凤想的是:当初她竟未发现身后有人。却对芳笙道:“我先记下这一笔,你且往下说罢,我听着高兴了,一切再另说了。”

  这之后,芳笙却怅然若失,不禁忄胃然道:“回到山上,又三三年后,师父夙疾大发,加之我病势加重,竟抱憾而逝,大哥将毕生内力予了我,因他当初以少林基业为重,而狠心与师父断了十二年的联系,他便叫我十二年后,再将他为师父画的画像,挂到他那副身旁,后又嘱托我一些琐事,就殉师父而去了,我便将他们合葬在冰棺之中,心想有朝一日,也许会有奇迹再现。我在棺前连坐了数月,万种迷茫之下,竟生了再去中原看看的心思。”

  芳笙着实不知,她心底其实一直在记挂小凤,只想再见她一面。小凤正是芳笙下山后,见到的第一个人,这就是缘分所至,天意经由仙鹤传达,更做了二人的月老。

  小凤不知怎样安慰,只能稍稍替她转移思绪,因而道:“少林寺那些庸碌之辈,倒是有这好运气。”

  她亦叹道:“大哥为情出寺,无怨无悔,但发誓再不用少林功夫,却为了我的病,多次动用高深内力,更将《达摩残本》尽授。他一心希望,少林寺能远离江湖凡尘之事,潜心修行,莫再偏离佛法,以致堕入魔障之中。本心都修不好,又如何普世济人!”

  小凤不由嘲道:“他们执迷不悟,却最会用歪理惑人,可叹有人为他们计之深远,还有一个小滑头,更是殚竭虑。”又对芳笙笑道:“放心,只要你还保他们,我就让他们安然无恙。”

  芳笙知道,这是小凤对她的情意,却又不住叹道:“可惜,那时我不知何为一见钟情,在世间游历了十二年,才渐渐明白,我对你怀有爱慕之心。”

  “爱慕之心”四字,说来轻巧,但芳笙为这份情,可谓披肝沥胆,小凤全看在眼中,又想她爱慕自己那么多年,不由问道:“一个人念着我,不觉得苦吗?”她其实更想问:天长日久,也片刻都不肯放弃?

  只听芳笙叹道:“一见钟情而深情若许,虽说不大真实,但当有了这经历,反而令我明白,情之一字,有时不为因果,一旦从天而降,这就是缘分所定。自见到你起,这十六年来,我应一时都不曾忘过,我对你的情意,也从来不曾变过,可我明白自己心意,还是蹉跎了大半岁月,我怎么不是个呆子呢?”她又惋叹不已:“游历这些年来,最值得反复回味的,就是想你那些时刻,想你在用心练功,想你了很多弟子,想你霸业初成,可我怎么也没想过,你会是那样寂寞,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