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洛阳城的第一天
�七百人。

  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七百人怀着跟他一样的心思。

  要知道,如今不过七月,到明年二月科举考尚有七个月的时间,七个月的时间里这本名册上又得添加多少人?

  真是想想都头疼啊。

  而且7个月,估计四个人在洛阳都要饿死了。

  而且更让人不轻松的是,柿子刚才在门吏那里已经得了确实的消息。

  每年乡贡生的增补并不是等额。

  也即是说并不是多少乡贡生不能来科考便补够多少个名额,而是最大定额不得超过百人。

  按往年的惯例,主考官们为了避舞弊之嫌,甚至会刻意压低名额。

  朝廷给的这一百个名额能补到七十便已是极限了。

  照目前名册的情况来看,到最后至少也会有千人以上申补乡贡生名额的,千多人争最多七十个名额,这压力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行周不动声色的登记完毕后,要拉过柿子转身要走。

  也许是柿子跟书吏谈风月谈的太默契了,书吏于是随口点拨了一句。

  要想补中乡贡生参加科举,似这般登记后就回去死等是万万不成的。

  终究还是要有人举荐到本司郎中那里才成!

  礼部司有三位主官,一正两副,正职为郎中,两位副职都是员外。

  ,这书吏口中的本司郎中指的自然是那位正职一把手了。

  至于这“有人举荐”的“人”是指什么人,大家就彼此心照了吧!

  李行周谢过书吏后出了礼部及皇城,一路直接回到了赁房处。

  寻崔白义不遇,礼部主司报备的事情又已经做完,李行周眼下竟然没了短期内必须要做之事。

  “彘哥儿,要不咱们去洛阳的花街柳巷转转。”

  “听说洛阳有四万个妓家哟。”

  柿子依旧没心没肺的戳了戳李行周。

  郁闷的李行周一脚踹了过去。

  常规法门已经用完,形势已到山穷水尽。

  但心思彻底静定下来的李行周开始深深的思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他该怎么在毫无助力的情势下,单枪匹马搏出名满洛都的声名?

  洛阳北城,冠盖盈满京华!

  北城街头,斯人李行周孤独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