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起誓
;我不再啰嗦,心满意足的转身踏上翔凤楼的台阶。

  翌日,萨哈廉再次遣派希福等四人向皇太极上报奏折,称:“请诸贝勒发誓各修其身,汗当受尊号。

  玉玺既得,各部皆服,此诚天意。不知天眷,拒受尊号,恐反为上天见责。”

  皇太极不动声色的收下了折子,这一次却没有当面表示拒绝。

  紧接着汉臣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梁正大、齐国儒、杨方兴等也同上奏折,表明心迹,

  希望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

  满族与汉族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还剩个蒙古。

  转眼已近年底,萨哈廉左右奔波终于病卧床榻,无法再下地走动。然而在他的提点下,诸贝勒纷纷开

  始忙着上折子写各自的誓词,以表忠心不二。

  十二月廿六,就在大家忙着上誓言的时候,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

  济等人结党谋逆。

  而后皇太极下令彻查,果然在莽古尔泰家中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信牌。莽古济的丈夫

  琐诺木杜棱见势不妙,主动自首,转“污点证人”,为冷僧机的告发提供旁证,供称曾与莽古济一起对莽

  古尔泰发誓,明里效忠大汗,而背地里实则襄助莽古尔泰。

  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不由人不信。

  举国哗然。

  满朝文武明知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均已暴毙,如今的证据不过是“死无对证”,却都不敢站出来吭一句

  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富察氏衮代的那些个子孙们被一股脑的一网打尽,想必他们心中亦有兔死狐悲的心悸

  与害怕。

  以皇太极的城府与心计,想要借题发挥,弄死一两个人,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

  而选在众人正准备发誓的当口来这么一下,更是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

  众人皆是诚惶诚恐的写下最为诚恳的誓言,不敢再马虎造次。

  若说以前我对皇太极是又怜又爱,到如今也不知打什么时候起,怜惜之情渐渐的已转变为敬畏之心。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深深体会出清太宗的可怕来。

  如果……如果不是因为我,代善会是如何?

  代善的命运只怕会比莽古济等人的下场更惨!

  莽古济谋逆罪名很快就定了下来,这位骄横任性的三格格最终顶着一个庶人的名分走上了不归之路。

  同时被处死的还有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富察氏衮代与前夫所生之子,也就是莽古济的同母异父的兄

  长昂阿拉、衮代与努尔哈赤所生的十六子费扬古,以及正蓝旗将士一千余人。

  血雨腥风弥漫在盛京城上空,这是一场自大金建国以来最为残酷的政治倾轧,也是皇太极在登上帝王

  之位前,为彻底扫清道路所施行的必然手段。

  正蓝旗的兵权由此正式收入皇太极手中。

  十二月廿八,皇太极看罢那些誓词后下旨说道:“大贝勒年迈,可免誓。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