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乞巧观星
玩儿,才匆匆离了铺子。

  一踏进门儿便闻见满院子的香味儿,绕过影壁便看见立在院子西边的乞巧楼,说是楼,不过是院子里搭起凉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用七彩丝绦做了装饰,盛放陈列瓜果酒饼等,邀请亲眷中的女流,作巧节会。

  郑天青家中女眷本就不多,每次的乞巧会便是阖家在凉棚中团聚一番,再去逛庙会。

  她每次少不得要脱了父母的掌控,跟着苏纯和茉然她们,四处热闹。

  虽说乞巧会开得不盛,但七夕夜烧香祭拜星星,是少不得的。

  供案设在庭院或花园,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供案上陈设有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甚至将胭脂、粉摆上去献给织女。

  她还记得小时候,七月初七书院歇课,母亲带她在凉棚里开乞巧会,让她和彩月,樱珠一起投针。

  这投针也是有些意头的,初六的晚上先设水碗于花下,放至初七日中午,再将这碗水曝晒在太阳下。

  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将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小心翼翼投入碗中。

  若针浮在水面者就会有运气,沉下水者说明女工活还欠功力,今后需要努力。

  针浮在水面上,投影到盆地,如针影美观如同花朵、鸟兽、云彩等形,说明天上织女已经知道自己乞巧了,谓之有“缘”;如果细直如针形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绣出美丽的图案。

  如果水下针影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这个妇女是个“拙妇”织女给她一根石杵。

  那时她还小,在葡萄架下,吃着葡萄,捧着腮不敢投,先让樱珠姑姑打头儿,针飘在水面上,她便开心的不得了,再见影儿是纤细的针形,笔直笔直。

  她更是惊奇的瞪着眼睛,连声赞叹。

  再让彩月先投,针也飘在水面上,但一阵云飘过,日光明暗,她们屏着呼吸观瞧,那影子变换后化成一轮弯月,母亲笑着夸彩月是个巧手。

  轮到郑天青,她原本就不太会绣花,心中没底,便是恍恍惚惚的投了针,竟也浮在水面上,她喜不自胜,自己忙凑上去看,呼的气大了,吹皱了水面,被母亲笑着往后拉,等水面平了,那针影却如锤子般粗。

  赵翘楚无奈笑道:“看来我家天青是个拙妇,被织女赐了根石杵。”

  气得她直哭鼻子,担心自己手太笨。

  此时再看,自己都觉得好笑,原来织女赐她的,是造首饰的金锤。

  坐着胡乱吃了些东西,郑天青急着想去庙会看看自己的杰作有没有什么影响,心底更念着要偷偷去望湖山庄见见自己的牛郎。

  酒足饭饱,便到香案旁上香,郑天青敬了三支香,稳稳的插到香炉中,青烟袅袅,直冲天际。

  檀香之味萦绕鼻尖,郑天青跪在蒲团上默默祈愿:织女啊织女,谢你赐我金锤堑刀,学得花丝手艺。愿你佑我斗宝顺利,得偿所愿。

  睁开眼,看着清烟入云,令她感到感到神圣而又神秘。

  彩月将她扶起来,郑远琛心情不错,道:“走,去街上逛逛!”

  众人应着。

  留了郑梁与几个护院看家,其他的小厮侍婢都跟着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