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特级教师
  按照陆泽的规划,未来几年时间,美珍科技会持续不断地捐赠与建设机场路小学。

  一切标准都参照市里最好的实验小学来,争取把机场路小学建成全市最好的小学之一。

  虽然现在市里面最好的学校在他心目中也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切都要慢慢来。

  这个难度不算太高,建设小学不像大学那样复杂,需要学术达标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只要学校环境和优质的师资力量到位了就差不多了。

  家长择校看中的主要就是学校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等学校所有的建筑重建一旦完成,美珍科技将帮助学校招聘大量的优秀教师。

  公办学校的新老师一般都是师范学院毕业分配的,比较偏僻的学校也可以自行招聘,招来的教师没有正式编制,只能当代课教师,工资的发放由学校自行负责。

  清江市目前只有一所师范学院,培养教师还不错,可惜毕业生一般不会到乡镇小学来任教,他们更愿意去市里的学校。

  不愿意来的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

  不过陆泽相信,等机场路小学焕然一新之后,一定能吸引优秀的教师主动来应聘。

  机场路小学持续收到捐赠的消息早就在教育系统传开了,新教学楼的建设也让不少人眼红。

  学校获得大量资金投入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各个方面肯定都要大幅提升。

  现在学校之间虽然没有排名,但是乡镇学校比不上市中心学校,这是大家公认的。

  根本原因就是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每年归属教育的资金就那么点,各个学校的校长都铆足了劲争取。

  市里的重点学校总会得到的多一些,谁让人家的生源好,成绩更好呢。

  慢慢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资源分配开始出现不均衡。

  学校想要资金,只能自己想办法。

  对于机场路小学接受捐赠与投资,区里和市里的教育局领导也是乐见其成的,如果捐赠能捐出一所优质的学校,他们身上的担子也能轻松一点。

  一些学校派人来美珍超市找陈美珍寻求捐赠,甚至教育局的官员也暗示陈美珍随便捐助一点也行,都被一一拒绝了。

  一些和韩昌盛关系不错的人直接找到他询问,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韩昌盛其实也是稀里糊涂的,他问陈美珍得到的答案却很简单。

  因为陆泽三姐弟在机场路小学上学,而这个学校是离家最近的。

  韩昌盛感觉自己也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即使陆泽家里后来有钱了,陈美珍也没有让三姐弟换更好的学校,而是一步步捐钱改变学校的样貌。

  这样的逻辑和迷之操作就让他实在是看不懂了。

  但是,只要捐赠,对他来说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给别人少捐点,给机场路小学就会多捐点。

  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陆泽一个人心里知道。

  韩昌盛现在经常往教育局跑,主要是向主管领导要老师,要经费。学校想要发展,这两方面的资源是必须的。他不想单单靠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