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家的旅行观光团也回到了家乡。

  就是以前去过京市的乡亲们,这回又去,还是觉得自个儿再度大开眼界。如果说,家乡这几年有了不小的发展,那么京市那头,却是质的飞跃。毕竟,那是首都。

  再度见过世面,回到了家乡后,乡亲们又有了新的想法,尤其是以赵建设为首的村委那些人,得到了不少启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誓要将家乡建设成为整个县里的模范乡,带领乡亲们过上如同首都人民一般的好日子。

  而这里头,独有一家是蔫了吧唧的。

  那就是老宋家三房。

  宋卫民是真的被打击了,一场婚礼,以及前后跟着亲妈、乡亲们一起游玩京市,非但没叫他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反而令他心生绝望。

  看看亲爹亲妈,瞧瞧两个哥哥嫂子,更别提一贯都是家里最出息的四弟宋卫军了。还有已经嫁出去多年的小妹宋菊花,以及个比个能耐的侄子侄女们……

  人人都在进步,只除了他和媳妇儿、仨儿子。

  如果说,宋卫民仅仅是没了精气神,那么袁弟来这边打击更大,哪怕嘴上不承认,可只要没瞎,都看出了她眼底里的懊悔。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扁头最终还是放弃了复读,算是初中肄业。

  平心而论,初中毕业和肄业的区别真心不大,哪怕现在还不像后世那般,大学生满街跑,区区一个初中文凭的作用几乎为零。假如是城市户口,还能报考城里的工厂,可随着宋菊花俩口子离开县城,哪怕偶尔还有一两个国有企业招工,老宋家这边也没办法再跟以往那样弄到名额了。

  从京市回来,到扁头离开学校,袁弟来整个人都处于崩溃之中,然后她就将目光对准了宋东、宋西。

  扁头那学习成绩是真的没救了,他就跟当年的强子和大伟有的一拼,假如说他愿意咬牙念下去,兴许有那么几分希望考个及格啥的,可也就那样了。

  当然,宋东、宋西也差不多,得亏现在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县里放出消息,取消小升初的考试,务必得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因此,这俩大概读到初三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袁弟来死盯着宋东、宋西半个月,然后不得不再一次的面对绝望。

  真的,你得相信,有些人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还是赵红英看得开,她在送走了乡亲们,又瞅着喜宝和谢长峥小俩口处得不错,重新闲下来的她,终于在老宋头的提醒下,想起自个儿在乡下地头还有仨倒霉孙子,就打了个电话慰问了一番。大意是,扁头也有十五了,搁在前些年,都能当个壮劳力使唤了,既然不想念书,那就下地干活去吧。

  于是,扁头扛着锄头跟在宋卫民身后,开启了艰难的庄稼汉子生涯。没两天他就发现,其实那啥……读书也不是那么辛苦吧?可再看一眼,被不死心的袁弟来差点儿逼上了死路的宋东、宋西,他还是老老实实的下地干活去了。

  而到了这时,包括先前兴奋不已的乡亲们也都回归了以往的生活,毕竟,雄心壮志也得慢慢的来,饭要一口口吃,没人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很快,时间就步入了十二月,载着毛头他们的军舰终于慢吞吞的驶进了港湾,当然,只是丢下了他们,又补充了食物和水后,再度起航。

  在海面上飘荡了好几个月,毛头也好,叶一山也罢,都觉得自个儿快成咸鱼了。可叶一山倒是能立刻回家洗洗睡了,毛头却还得跟随剧组一起拍摄其他场景,毕竟一个完整的电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