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燎(二)
emsp;这样的孤夜里,桃儿一个人坐在灯下补男人的旧衣服。可是那个衣服,显然是很久之前的男孩子的旧衣服。
我也曾是个激进学生,知道当年很多男同学的做派。家里安排娶了裹脚的传统的不识字的妻子,他们十分不满,追求“新文化”的同时,还想在外再找几个“新妻子”。
固然这确实是封建婚姻的迫害,可是这种婚姻里,作为男子的那些同学,还能选择逃避,经年累月地在外面求学或者工作。他们的那些妻子,却几乎都做了牺牲品,在家里守活寡,照顾公婆,得不到半点怜悯,还被讥讽作“旧婚姻的古董木偶”。
我们几个当时要好的女同学愤愤不平的谈论过。却都转眼抛在脑后——我们自认是新女性,对这些女人,固然可怜,却始终觉得离自己太远。
可是,今天,却不得不使我怀疑桃儿也做了这样的牺牲品。
若是我的妹妹也成了这样的“木偶”......我咬了咬牙,进门一屁股坐在桃儿对面。
桃儿一看我进来,慌慌张张就要把手里的衣服和针线收起来,喊:“姐姐......”
我按住那件衣服,拉过来翻了翻:“妹夫的?”
桃儿拉扯不过,只好怯怯地回答:“是金堂的。”
罗家的长子,她丈夫罗玉展,字金堂。
我抖开衣服,比了比:“这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少年穿的衣服?妹夫今年似乎二十有三了?”
桃儿低声道:“......金堂今年整二十二岁。”
我不经意地问:“十年前的衣服,怎么还拿出来补?”
“家婆说看到这衣服就想起金堂小时候,舍不得扔。就叫我先练练手。”桃儿答道。
“练练手?妹夫现在的衣服,你还没碰过?”
桃儿僵住了,半晌,才道:“......他读书紧要,回来的少,等过一两年毕业了就好了。”接着就问我小姑姑近况如何,又问我最近都在做些什么,要不要多住几天。
看来桃儿似乎不愿意谈论罗玉展。多问几句,她眼眶就红了,轻轻叫姐姐。叫得我问不下去。
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我袖手离开桃儿的屋里,看了一眼。她屋里没有一点男子的遗迹,素净得可怜,全乎是个寡妇的屋子似的。
我心里已经憋了一股火气。转角的时候,听到几个罗家的佣人在聊天,天色暗下来,他们没有看到我,聊天的声音漏了出来一些,用的是本地的土话,虽说浙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我也听清了几个紧要的词:“圆房”、“亲家”、“交代”。
哼,你不说,我就不知道吗?我心里实在憋火,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对罗家人说,想参观桑县。
罗家叫人给我领路,我说不用,我自己随便逛逛,罗家担心我一个孤身女子,被桑县一些地痞流氓拦路。我冷笑着露出一把枪。罗家人闭嘴了。
我受小姑姑、女学的阿姨们抚养,她们都曾是辛亥年里动过刀枪,战场流过血的女豪杰,我自小就学过怎么使枪,怎么上马,怎么使刀。女学的后院,还因此总是系过一匹马。
如果一个人在外,是绝不会不带刀枪。
当年五四时候,同学们上街和社会各界一起游行,反对二十一条,军警要逮捕我们,可有好几个军警吃过我的苦头。
桑县虽小�
我也曾是个激进学生,知道当年很多男同学的做派。家里安排娶了裹脚的传统的不识字的妻子,他们十分不满,追求“新文化”的同时,还想在外再找几个“新妻子”。
固然这确实是封建婚姻的迫害,可是这种婚姻里,作为男子的那些同学,还能选择逃避,经年累月地在外面求学或者工作。他们的那些妻子,却几乎都做了牺牲品,在家里守活寡,照顾公婆,得不到半点怜悯,还被讥讽作“旧婚姻的古董木偶”。
我们几个当时要好的女同学愤愤不平的谈论过。却都转眼抛在脑后——我们自认是新女性,对这些女人,固然可怜,却始终觉得离自己太远。
可是,今天,却不得不使我怀疑桃儿也做了这样的牺牲品。
若是我的妹妹也成了这样的“木偶”......我咬了咬牙,进门一屁股坐在桃儿对面。
桃儿一看我进来,慌慌张张就要把手里的衣服和针线收起来,喊:“姐姐......”
我按住那件衣服,拉过来翻了翻:“妹夫的?”
桃儿拉扯不过,只好怯怯地回答:“是金堂的。”
罗家的长子,她丈夫罗玉展,字金堂。
我抖开衣服,比了比:“这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少年穿的衣服?妹夫今年似乎二十有三了?”
桃儿低声道:“......金堂今年整二十二岁。”
我不经意地问:“十年前的衣服,怎么还拿出来补?”
“家婆说看到这衣服就想起金堂小时候,舍不得扔。就叫我先练练手。”桃儿答道。
“练练手?妹夫现在的衣服,你还没碰过?”
桃儿僵住了,半晌,才道:“......他读书紧要,回来的少,等过一两年毕业了就好了。”接着就问我小姑姑近况如何,又问我最近都在做些什么,要不要多住几天。
看来桃儿似乎不愿意谈论罗玉展。多问几句,她眼眶就红了,轻轻叫姐姐。叫得我问不下去。
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我袖手离开桃儿的屋里,看了一眼。她屋里没有一点男子的遗迹,素净得可怜,全乎是个寡妇的屋子似的。
我心里已经憋了一股火气。转角的时候,听到几个罗家的佣人在聊天,天色暗下来,他们没有看到我,聊天的声音漏了出来一些,用的是本地的土话,虽说浙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我也听清了几个紧要的词:“圆房”、“亲家”、“交代”。
哼,你不说,我就不知道吗?我心里实在憋火,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对罗家人说,想参观桑县。
罗家叫人给我领路,我说不用,我自己随便逛逛,罗家担心我一个孤身女子,被桑县一些地痞流氓拦路。我冷笑着露出一把枪。罗家人闭嘴了。
我受小姑姑、女学的阿姨们抚养,她们都曾是辛亥年里动过刀枪,战场流过血的女豪杰,我自小就学过怎么使枪,怎么上马,怎么使刀。女学的后院,还因此总是系过一匹马。
如果一个人在外,是绝不会不带刀枪。
当年五四时候,同学们上街和社会各界一起游行,反对二十一条,军警要逮捕我们,可有好几个军警吃过我的苦头。
桑县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