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取巧
�着,现在却有参与进去的机会,当然喜出望外。</p>

  “你们谁得了第一,都留下几块点心,分给这些孩子们,咱们需要人帮忙。”做完这些,赵进回头喊了句。</p>

  正准备开打的陈昇和孙大雷没怎么迟疑就答应下来,第一名手里二十多块点心,分出几块不算什么。</p>

  “真仁义”少年里面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那些小孩子各个喜笑颜开。</p>

  自从昨天赵进和赵振兴说了那番话之后,赵振兴就不来货场这边看他比武了,每天学武的传授也重新变得枯燥起来。</p>

  第二天,也就是大明万历三十八年十月初六,徐州下了第一场雪,赵进从父母那里听说,今年下雪下晚了,去年九月份就有小雪。</p>

  天亮时雪就停了,赵进和木淑兰都加了衣服,中午午饭吃完后知道,昨天陈昇又拿了第一名。</p>

  来到货场上,货场上的人又多十几个,雪在众人的踩踏下已经化掉,满地泥泞。</p>

  “咱们大伙别急着比武,先垫出一块干净地方来,不然浑身是泥,晚上回去还要挨骂。”赵进开口号召说道。</p>

  少年们没什么迟疑纷纷答应,他们越来越习惯赵进的发号施令。</p>

  “你去那边借个筐”“你去把土台上的雪弄干净,下面有干土。”赵进一个个命令发出,少年们按照他的指派各自忙碌。</p>

  曾经做过部门中层,指挥统筹的事情经常做,货场上大大小小的孩童少年却没这个能力,被赵进井井有条的安排,大家信服佩服。</p>

  新来的那些少年看到这番景象,立刻推断出谁在这里说话算话。</p>

  这一天,赵进打到八强就回去了,第二天中午知道,陈昇又拿了第一名。</p>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十五天,徐州又下了两场雪,天气愈发的寒冷,在这些日子里,货场上的少年数量翻了一倍。</p>

  在这十五天里,陈昇拿了十次第一,石满强拿了三次,孙大雷拿了两次。</p>

  比武的时间比从前缩短了很多,因为二十多个年纪小的孩童帮忙做裁判,很多比武可以同时举行。</p>

  赵进每次都是到八强就离开,说来也巧,赵进和陈昇始终没有碰上,摸牌子的随意性太大了。</p>

  比武已经进行了快有一个月,来参加的少年们对局面也大概有个判断,第一第二就是那么几个人,大家争得是前八和前四。</p>

  徐州北关西货场的少年比武,现在已经有了些名气,城内争强好胜的少年都想过来试试,陈胖子太强,小铁匠太壮,孙胖子太胖,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p>

  并不仅仅是陈昇和赵进学武会武,徐州这边武风昌盛,学武的少年不少,可来到这边也没占得了什么便宜。</p>

  陈昇从小练武,这一个月实战经验大大丰富,而且这一个月他埋头苦练,生怕被人超过,从前为了好玩,现在为了争胜,心态完全不同,赵进的叔父赵振兴曾经点评了一句“陈昇可算是突飞猛进”。</p>

  孙大雷家里富裕,在半个月前也请了个拳师教授,现在动作虽然还是慢,但越来越有章法,经常卖个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