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来了
�,又加上沈蔡氏也是出身文官之家,这样的父母,教出来的儿女,纵有缺点,也差不到哪里去。

  你身边的仆从可够若是用得不顺手,我这里还有几个机灵的,一时也能用得着的。来到韶县这里,可不许和三婶客气。在院中清点过嫁妆之后,沈蔡氏带着沈宁、沈静等人回到房间了。

  岭南这里的居所,和京兆颇为不同,虽然也是三进、两进的院落,每进之间,却没有垂花门这样的间隔,而是一块空地,上面摆着几盆花数,就当做是二进门、三进门了。

  这样的格局,在韶县这里称之为天井,这样的摆设,令沈宁感到很好奇。

  虽然她曾去过离京兆更远的西宁道,却觉得,西宁道的建筑格局,和京兆差不多,反而是岭南道这里的房屋,别具一格。

  多谢三婶了。我从京兆带来的仆从,已经不少了。况且院子里,本来就有当差的婆子丫鬟们,他们办事,也是妥帖的。况且院子里面,只有我和退之两个人,亦不想太过折腾,人手是够用的。

  沈宁将注意力从建筑风格那里转回来,这样笑着对沈蔡氏说道,谢过她的好意。沈蔡氏的两个儿子沈余文、沈余弼这些年在京兆求学,沈则敬和沈俞氏对他们也多有照顾提点,沈蔡氏感念这一点,对沈宁也很亲厚。

  在沈宁和沈蔡氏说着话时候,沈静和沈盈也在打量着沈宁。这个堂姐的名字,她们早就听说过,毕竟,她是伯父唯一的嫡女,又是她们这一辈中,年纪最长的,嫡长女,受到的关注,总会多一些。

  原本以为,这个堂姐定是那种高高在上又带着些许骄傲冷然,毕竟,岭南官家的嫡长女,她们也见得多了,大多都是这副表情。

  却没有想到,这个堂姐,会是这样平和呃,怎么说呢,她和她们说话的时候,语气中的包容,让沈静和沈盈感觉,像隔了一个辈分一样

  真是怪异至极沈静和沈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感觉。她们不知,若按照前世今生的年纪,她们两个人,的确可算是下一辈了啊

  沈宁和沈蔡氏正说着话,忽然外面就有奴婢来报了:太太,老爷让您赶紧去书房一趟,道是有紧要之事

  紧要之事书房有何紧要之事听了这话语,沈蔡氏的眉头皱了皱。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不能回到后院再说的,还非得去书房一趟的

  虽然这样疑惑着,沈蔡氏却也迅速站了起来,对沈宁说道:我去去就来,你们姐妹们,在此说说话我已吩咐厨房准备午膳了,大姑娘就在这用膳吧。

  沈蔡氏匆匆说了这一番话,就出了门去。在跨过门槛的时候,还差点绊倒了,可见也是心急。

  不知道父亲找母亲前去书房,是为了什么事,该不会是为了姐姐的亲事吧作为长辈的沈蔡氏离开之后,房间的氛围马上就不一样了,似乎轻松很多。沈盈也开始揶揄起沈静来了。

  啐就你会说。等你及笄之后,可有得让我说的此时没有长辈在,听着沈盈的揶揄,沈静自然是不依了,也笑着反击回去。

  听着沈静和沈盈的相互调笑,沈宁也微微笑了起来。她觉得自己来了岭南道之后,笑容也多了起来,觉得这样轻松的时候,十分难得。和妹妹们在闺阁调笑,这样的情况,对于沈宁来说,是少有的。

  倒不是说她和沈宓、沈宛之间的关系不好,而是身份使然、责任使然,在沈宁的记忆中,只除了当年劝慰沈宓轻松应对太子良娣之时,有过类似的调笑,其他的时候,反而不太记得了。

  随即,沈宁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