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
后他给工艺厂打了个电话,电话是老吕接的。老吕说茂生你在哪里?秀兰病了,你还不赶快回来?

  茂生匆匆地赶了回去。老吕说人已经送往医院。茂生说你咋不早说,我刚从医院回来的!老吕说我又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

  茂生又急匆匆赶回医院,迎面碰见了张工和柳诚明婆姨。张工说没事没事,急性阑尾炎,已经做掉了!说完哈哈一笑。

  张工什么时候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从来没见过他有什么伤心的事。

  原来秀兰昨天晚上突然肚子剧烈疼痛,柳诚明婆姨听到叫声赶了过来,几个人于是就把她送到医院了。

  手术的钱是张工垫的,茂生现在还没有钱给他。张工哈哈一笑,说不着急的。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真是祸不单行呀!

  茂生回到家里,把刚买的那台彩色电视机卖了。

  那可是勒紧腰带整整攒了几年的钱买的,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了。

  没办法,救人要紧呀。

  在茂生的悉心照料下,秀兰很快就出院了。

  母亲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

  茂生上下两边跑。母亲那边更多是两个姐姐在照看。

  厂里的工作还要找他,茂生累得都快爬不起来了。

  茂生每天在医院尽职尽责,细心呵护,秀兰出院后似乎变得理智了一些,不再用敌视的目光看他了。

  两人之间的沟通也多了起来,秀兰脸上的表情平静了许多,不是整天横眉冷对那种了。

  茂生长长地舒了口气。

  也许感情的坚冰就要融化了。茂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他能找回原来的秀兰的。

  六十四(1)宁宁怀孕了

  春节刚过,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北京工艺美术学院为了表示对老区的支持,同意免费给榆城市两个培训名额,时间是一年,学完发大专文凭。

  市长点名要茂生去。剩余的一个名额由厂里内定。

  那时茂生的户口已经解决,秀兰的户口也报了上去,应该很快就能下来。厂里借此机会还转正了一批老临时工,都是跟着茂生沾的光。

  在临时工准备转正的时候小曹不干了。来厂六年,一点积攒也没有,家里住的还是那孔土窑,没一点变化。小曹来工艺厂上班荒废了山地,家里的粮食也成了问题,靠临时工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家四口。这个象绵羊一样温顺的男人,在茂生最困难的时候与他同甘共苦,惺惺相惜的男人;这个曾经给他性a启蒙的男人悄悄地走了。小曹走的时候天下着小雨,一路泥泞,小曹在蒙蒙的雨雾中慢慢地走,样子很凄惨。

  郝书记语重心长地和茂生谈了话,要他好好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争取学到更多知识,为工艺厂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消息是令人振奋的,不亚于当年接到孙老师的招聘信息。茂生苦苦读书十年,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被拒绝在大学门外,成为他一辈子的痛。

  这回好了——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够气派的学府。自己一定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学习,回来后为厂争光。

  让茂生出去学习大家都不感到意外。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另外一个名额郝书记给了办公室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