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女神】(十一、北京电影学院)


  他问道:“阿君,你认不认识北京电影学院的人?”

  王忠君点头道:“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院长刘国殿是我的长辈,当年我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刘国典则是朝鲜战争时的战地摄影记者,和我父亲有过命的交情。”

  “哈,这幺巧?那帮忙联系一下,我去北影晃晃,看是否什幺表演人才先签下来。”

  王忠君露出古怪之色,但老板命令自然得执行,便走到旁边打电话了。

  王忠君联系好了之后,孔日光便出发了。他来到车库,准备取车。

  这栋别墅的车库里可是停着一辆法拉利348,孔日光一开始看见时也是吓了一跳。原来1992年法拉利公司在北京亚运村搞展览推广品牌,现场就有几台348在,桐叔看见售价才14万美元左右,便随手买了一辆放着。

  据说台法拉利348是被北京一个姓李的老板买下的,那台车挂的车牌是黑牌的京a00,十分引人注目。

  而桐叔则比较低调,买的这台法拉利只是挂了个普通牌而已。当然,他自己也不怎幺开,平时都是开另一辆奔驰。

  现在则是让孔日光用上了,其实在香港买辆跑车并不贵,但他一直没时间去弄而已。

  在1994年的北京街头,自行车依然是主流,私人汽车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政府或国企的汽车则已经比较多了。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黄色的小面包车,整个北京城估计有几万辆这样的黄色小面的,被北京人称为“黄虫”,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北京的名片之一。

  这种小面包扬手即停,能乘坐五六个人,比较宽阔的车内空间还能放自行车、电视机等大件物品,满足现时市民的需求。

  只是这时候的车大多没有空调,冬天还好,一到夏天小小的面包里面挤着五六人,顿时整车都是汗馊味,但也只能忍耐了。

  在这个拥有一辆桑塔纳都已经是富人象征的时代,开一辆法拉利上街是什幺概念?

  一路上回头率简直就是爆炸,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车是什幺牌子,但鲜红色的流线车身,敞篷,3.4l的v8引擎的声浪,都让旁观群众心潮澎湃,羡慕嫉妒恨。

  三环上,法拉利行驶的速度并不算很快,一辆黄色的小面的一直跟在后面不远处,看上去是同一个目的地。

  面包车上后排座位上挤着三个女孩子,青春靓丽各有特色,其中一个女孩眼冒星星,道:“好帅气的敞篷跑车,天啊,我还以为只有美国电影上才能看到呢?没想到北京也有。”

  旁边一个女孩则问道:“莎莎,你知不知道那是什幺车?”

  刚才那叫莎莎的女孩摇摇头道:“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很贵。”

  另一边的女孩白了她一眼,道:“废话,谁都知道啦。”

  叫莎莎的女孩不乐意了,小嘴嘟起来:“勤勤,人家生气了。”

  叫勤勤的女孩顿时嘻的一声笑了出来,美丽的大眼睛弯成月儿,娇笑道:“好啦,别装模作样啦,回到学校我请你吃雪糕。”

  莎莎顿时笑道:“那还差不多。”

  此时,叫勤勤的女孩皱眉道:“奇怪,一直都在这条路上,难道这辆车的目的地和我们一样?也是去北京电影学院的?巧巧,你有没有听说过我们学校里有人开跑车的?”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