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
/>
  上山的还有宝琪,来福,庭芝,准备等琴书累的时候背他,除了人类,还有欢欢扛着一个大包,空空蹲在庭霜的肩上,西西城城在前开路,一群由人类和动物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山上前进。

  初夏的青山满眼葱翠,山鸟在枝头轻啼,阵阵花草树木的清香顺着山风吹来,树木发出轻轻地簌簌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山坡上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引得蜜蜂蝴蝶飞来飞去。西西和城城在前面开路,嗅到山j野兔的味道就冲过去,灌木丛中响起阵阵惊慌的叫声。

  漂亮的山j被惊得飞起,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点点金光,琴书看宝琪他们带着弓箭却没有s杀的意思,好奇问道:“咱们不是来打猎的?”

  张大全告诉他:“春夏时分是鸟兽求偶繁育季节,一般不在这个时候打猎,打猎都是在秋冬季,野兽皮毛最好,r也厚实。如果非要打的话,也是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

  琴书信服地点头,这就是孟子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老百姓最原始的保护生态平衡。

  “快看。”庭芝用手指着前面的山梁,那片山坡几乎是花的海洋,红色粉色夹杂着少许黄色白色的鲜花一团一簇,繁花连枝如一张华丽的毯子。

  “这就是杜鹃花,也叫映山红。”

  琴书看了几乎喘不上来气,杜鹃花他也见过,沈府花园里就有几株,有园丁打理,每年开得都很好,可是哪里象这样开得满山遍野。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琴书吟了一句白居易的诗,“难怪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称,先前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可是看这漫山一片,才知此言不虚,入目皆是繁花,美得无法形容。”

  庭霜忽然想起一个现代词“规模效应”,花园里栽一株两株的杜鹃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如果形成规模,开满一个山头,那种美丽绝对是震憾性的。可惜没有相机拍下来留念,现代环境破坏严重,很少有开满整个山头的花,以前看过汪曾祺的一篇文说起过开满整个山的芍药,那景色,他绝对想象不出来,看不到芍药山,看杜鹃山也不错。

  一行人走得累了,选了一个很好的观赏杜鹃山景的地方歇息,山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小猴空空灵活地爬到树上摘果子,山里的野果清甜可口,咬一口,一股凉意沁人心脾。

  琴书看庭芝吃着不知名的野果,有些担心:“小心有毒。”

  庭芝指着空空一笑:“它摘的果子,没事的。”

  张大全也笑道:“山里的野牲灵精着呢,不会吃到有毒的东西,野猪能吃毒物,它的胃能解百毒,死不了。”

  庭霜也说:“就是啊,凡是有虫眼或是被鸟叨过的果子,绝对没事,长蘑菇的地方有兽蹄印子,这蘑菇也是没毒的,这就是自然生存法则。只有人类会蠢得分不清毒菇毒果。”

  宝琪笑话:“就象有人搞不清人参和萝卜。”

  庭霜狠狠掐他,揪着他到小溪边捞鱼,几个人分头寻找食物。

  琴书和来福坐在树下等着,高大挺拔的老杉树伸出枝杈象个大帐篷,人坐在树下好象置身于森林。

  河里的小鱼很多,大多长不大,但是味道极鲜美,因为小鱼吃的是石头上的青苔,没有土腥味,下锅时不放油,只靠鱼自身的油用小火慢慢煎,一会儿,“兹兹”的声音和香气伴随而出,待小鱼煎到两面金黄时,用春天收藏的香椿芽炒,当地人把香椿芽叫春天,所以这个菜叫春天炒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