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上兵伐谋
��路,到处兴建码头不可;商贾们需要更多的人丁,来雇佣他们做工,那么既然要让这些大爷们舒服,就得硬着头皮,想尽办法,将青壮驱使到城中来,至于那些大户人家所束缚的佃农或者是奴人,那当然是要严厉的打击,跟商贾大爷们抢人,你这是活腻歪了,你跟你拼命跟谁拼命?

  城中的人口日益增多,导致治安变坏,还有行商若是地方上不太平,总有许多蟊贼,假若是农官,只要顾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是了,至于剪径的蟊贼虽然也要打击,可是还不至于太过操心。而要服务商贾的官员则不同,蟊贼一多,谁还敢做生意,因而必然是严厉打击,跟这些蟊贼势不两立,要专门组织起专业的巡捕人员,四处出动,非要将这些人斩尽杀绝不可。

  这些久在五军府的官吏,思维已经完全转换,若说此前的官吏,玩的是清静无为、看天吃饭的那一套,而这些人,却显然是大包大揽,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要干涉,这些人宛如秦少游的爪牙,侵入一州一县的方方面面。

  而官府的改变,再加上运河和道路的修筑,商贾的涌入,自然而然,也将改变社会的形态,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置身进这个社会形态之中,无人可以幸免。

  可是秦少游依然还需要时间。

  所以有时候,他背着手,遥遥看着远处的函谷关,函谷关依然高耸入,从函谷关里总会有一些密探传出各种的消息,他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弓箭射出一些密信,次日,自然会有人大摇大摆的以取水的名义捡来。

  五万套御寒的衣物,确实起了很大的效果,如今,关隘内的守军,已经越来越多的念叨着秦少游的好处了。

  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对于魏军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清早吼起来的操练口号,那已经不再可怕的火炮声响,那弥漫在空气中肉香,还有夜里那嘹亮的歌声。

  他们对于秦少游的印象,似乎并不坏,甚至一些武官和军卒私下在传递着各种的流言,乃至于一些关东的生活也在他们之中不断的酝酿和夸大。

  什么关东人一日吃三顿肉,什么关东人的婆娘穿的都是绸缎,什么关东人吃饭用的都是瓷碗。

  显然他们不知道,关东人也有贫富之分,生活也有好坏,可对于这些话题,他们似乎总是津津乐道,而且乐此不疲。

  而韦玄贞已经惹起了所有人的怒火,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几乎是人心中最大的弱。御寒之物送了去,就必须发放,而一旦发放,就会有人得到。而有人却得不到,得不到的人心中生怨,尤其是在这天寒地冻的雪天里,当他们穿着单薄的冬衣卫戍在各处关隘角楼的时候,心里的怒火就会与日俱增。当有人因为寒冬而生出了寒病,以至于病入膏盲的时候,他身边的袍泽就会更加怒不可遏。当那些穿戴着厚重的皮衣出现在其他人的眼中时,这种愤怒和不平就会如一团大火熊熊燃烧,以至于任何雪水都无法熄灭。

  韦玄贞有麻烦了。

  秦少游看不到城墙上那些穿着单薄冬衣的守军,但是几乎可以想象到,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这些人是如何的跺脚、呵气。

  每一次大雪来临,韦玄贞的女性亲眷们只怕就会被人问候许多遍吧。

  秦少游想到这里,不禁傻呵呵的笑起来。不过显然他并不急着入关,他还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慢慢去酝酿,就如他已播下了种子,就要耐心的等待着开花结果。

  这一段时间,反而是秦少游最清闲的日子,从前他总是马不停蹄,仿佛都有忙不完的事,而如今,他却是突然净下了心。陡然察觉自己无所适从,好像自己确实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