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二十四)爱屋及乌
��,体温马上就下去了,病况很快得到好转。只有这海纳吃了药都吐了。发病最早,病程还挺长。哭哭啼啼缠得文景什么都干不成。文景一急,就要请医生来打针、输液。赵春怀实在憋不住了,就吹冷风道:&ldquo;哼,比家生家养的还娇贵哩。&rdquo;<o:p></o:p>

  文景当即就白了他一眼,复道:&ldquo;娇贵也是娇贵我的辛苦,又不曾动用你一分!&rdquo;<o:p></o:p>

  赵春怀亲眼见文景从自己的红双喜手绢包中取出钱,付了医药费。这毫不含糊的慷慨堵得他哑口无言。<o:p></o:p>

  文景是有钢有骨的人。自从添了海纳,她就不用赵春怀给自己家寄那十元钱了。而是按分比从自己的劳动所得中抽。赚多抽多、赚少抽少。尽管父母一再捎话来,说如今国家政策宽松了,农民的生路比过去活泛了,劝文景别再太惦家。文景还是坚持往家里捎钱。这年秋天高音喇叭里突然喊要恢复高考制度了,这让文景兴奋不已。若不是有三个孩子拖累,文景真想坐到考场上比试比试。后来,她从家属院一位考生手里得到一份儿语文试卷,发现那考题是那么简单时,沮丧得落了泪!今生今世自己是再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她希望文德能抓住这样的机遇。文景想给赚一笔教育经费。文德脑子慢,学习成绩不太好。那也没关系。多读几年高中,上不了本科,住个师专或者师范也行。文德毕业后当了教师,文德儿子将来的家庭教育、文化基础就会超过他爸爸了。文德的儿子再用点儿功,就可以住大学本科了。接下来文德儿子的儿子就可以报个高点儿的志愿,跨跨名牌大学的门槛了。偏僻小村的农家子要翻身,就得一代一代传好接力棒,慢慢儿来嘛。想想文德和他的后代赶上了好时代,想想自己还能为陆家的改换门庭尽这等责任,文景激动得热泪盈眶。<o:p></o:p>

  一般情况下,文景不通过邮局寄钱。而是托吴长东去时捎。汇票邮到革委会,人多眼杂太张扬,一旦被公婆听说了,他(她)们不了解文景这样辛苦,还会发生误会。<o:p></o:p>

  吴长东来提货的日子,是文景翘首期盼的日子,最为愉快的时刻。一来是吴长东带来了货款,文景的辛勤劳作得到了价值兑现;二来是吴长东亦常常把他故乡带来的新鲜信息传达给她。第三个原因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男人与女人间一旦有了共同恪守的机密,忽然就亲近了许多。吴长东给文景的每双袜子增加了一毛钱,两人都心照不宣,在省城西站没有第二个人知晓。这算一个小秘密。另一个秘密是文景托他给娘家捎钱,也瞒着爹娘以外的任何人。这种相互的信赖和依托是自自然然的,无需表白的,然而却是真心实意的坚不可摧的。<o:p></o:p>

  文景把他(她)们友谊的纽带归结为吴长红。人常说&ldquo;爱屋及乌&rdquo;。两人都深爱同一个人,两人便有了共同的话题。由这共同的话题拓展开来,交往的圈子就宽了。吴长东告诉文景红梅花又生了个女儿,孩子白白胖胖的。文景眼帘中即刻便喷射出亮晶晶的惊喜的神情,脱口道:&ldquo;他高兴么?&rdquo;虽然天各一方,文景却常常暗自替长红祈祷,希望上天再赐给他和红梅花个胖娃娃,让他(她)们早日忘掉丧子的悲痛。<o:p></o:p>

  &ldquo;不高兴!&rdquo;吴长东用梦幻般的音调说,脸上浮出了忆的表情。<o:p></o:p>

  &ldquo;你该劝劝他!哪儿能都生双胞胎呢?&rdquo;文景急切地说。<o:p></o:p>

  &ldquo;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