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遭遇战(一)
�的洗礼,只有经过战争的军队才能算得上是精锐。
斯图尔特是侦察连的一名士兵,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就是干这个活的,因此便被徐致远提拔为侦察连代理连长,他现在和几个手下正在侦查前方的路况,大队伍远远地吊在后头。
“停下!”斯图尔特仿佛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所有侦察兵都屏住了呼吸。
“你,你,还有你,跟我过来。”现在斯图尔特还没法叫出这些拗口的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名字,三人也不以为意,一个月下来大家都还挺好相处的,连队的中国人都叫他老司,日本人叫他司徒桑。三人手持火铳、刀剑迅速爬上一块山坡,山坡下面是一条大河,河边两个人正在洗脸喝水,他们的马拴在树上。
“不好,是北边的探子!”陈麻子连忙小声报告给了斯图尔特,斯图尔特汉语还不是很好,但是看到两个洗脸的人挂在后脑勺的辫子,便不用多说了,带领着三个手下慢慢退了下山坡,飞奔着向大部队报告去了。
“前方有清军!”徐致远听金无恙报告道,便立马将消息告诉了荷兰人和李元胤,后两者也立马警戒起来。
听闻前方有清军,金无恙不禁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包括在巴达维亚剿灭李为平,其实他都没有参与。陈偲看得出他在发抖。
“兄弟。吃颗口香糖。”陈偲递给他一包绿箭,这是为数不多的剩下来的几颗了,金无恙也不客气,抽了一根嚼起来,陈偲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是什么狗屁生活将这么个飞行员送到上了战场?
“报告营长,前方清军已经探明,是孔有德驻扎在梧州的部将马骥,其率部三千多人已经进入平南县。”陈麻子说话比较流利,第二次侦查完毕后斯图尔特便让他来报告了。
“知道了,你们继续侦查,随时报告敌情,无恙,报告给徐致远,召开战时会议吧。”陈偲布置给金无恙一个任务,很多时候人只要动起来就不会想很多。
“所有人注意,此次敌军主将是孔有德前锋马骥,所带三千多步兵都是精锐,其本次西进估计是为了探究南宁的军力虚实,所以虽然所部是绿营兵,但是战斗力不容小觑。”徐致远看着帐篷里的众人,荷兰人对此一点概念也没有,但是金无恙和陈偲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三藩之名,但凡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都知道。
“敌军现在驻扎在平南县浔江南岸,北边是大河,南边是梅岭余脉,向后退的话只有一条路,就是乘船沿着浔江返回梧州,所以我们想要和马骥作战的话,只可能是面对面地硬扛,没有其他捷径,而且我们的部队大部分装备的是瑞典式火绳枪和长矛,也只有在平南县这种平原地区结成密集阵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散开来反而不好打。”陈偲给大家分析道。
“按照陈营长的意思就是我们此仗不投机取巧,采用正面决战的方式来击溃来犯之敌咯?其他人有没有什么意见?”徐致远看了看帐篷中的众人。荷兰人也同意陈偲的打法,三十年战争期间仗就是这么打的,分散到山地里反而体现不出火器化部队的威力。徐致远见众人没意见,便将作战计划发布了下去,也告知了李元胤,这场仗其实委员会和明朝联军占有很大的优势,人数上是四千对三千,但是问题就在于,李元胤的部队是新败之兵,而委员会的兵超过一半是刚招募的乡勇,马骥的三千人则多是转战西南的老兵,士气上要矮敌人一节,但是新部队不经过战斗则无法成长,委员会认为己方火器众多,还是能够一战的。荷兰人则觉得委员会是多虑了,按照马丁的想法,他只要带着自己的一百火枪手,就能取了马骥的狗头,徐致远当然不可能这么冒进。
委员会作战计划发布后跟李元胤通了一下气,徐致远�
斯图尔特是侦察连的一名士兵,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就是干这个活的,因此便被徐致远提拔为侦察连代理连长,他现在和几个手下正在侦查前方的路况,大队伍远远地吊在后头。
“停下!”斯图尔特仿佛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所有侦察兵都屏住了呼吸。
“你,你,还有你,跟我过来。”现在斯图尔特还没法叫出这些拗口的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名字,三人也不以为意,一个月下来大家都还挺好相处的,连队的中国人都叫他老司,日本人叫他司徒桑。三人手持火铳、刀剑迅速爬上一块山坡,山坡下面是一条大河,河边两个人正在洗脸喝水,他们的马拴在树上。
“不好,是北边的探子!”陈麻子连忙小声报告给了斯图尔特,斯图尔特汉语还不是很好,但是看到两个洗脸的人挂在后脑勺的辫子,便不用多说了,带领着三个手下慢慢退了下山坡,飞奔着向大部队报告去了。
“前方有清军!”徐致远听金无恙报告道,便立马将消息告诉了荷兰人和李元胤,后两者也立马警戒起来。
听闻前方有清军,金无恙不禁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包括在巴达维亚剿灭李为平,其实他都没有参与。陈偲看得出他在发抖。
“兄弟。吃颗口香糖。”陈偲递给他一包绿箭,这是为数不多的剩下来的几颗了,金无恙也不客气,抽了一根嚼起来,陈偲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是什么狗屁生活将这么个飞行员送到上了战场?
“报告营长,前方清军已经探明,是孔有德驻扎在梧州的部将马骥,其率部三千多人已经进入平南县。”陈麻子说话比较流利,第二次侦查完毕后斯图尔特便让他来报告了。
“知道了,你们继续侦查,随时报告敌情,无恙,报告给徐致远,召开战时会议吧。”陈偲布置给金无恙一个任务,很多时候人只要动起来就不会想很多。
“所有人注意,此次敌军主将是孔有德前锋马骥,所带三千多步兵都是精锐,其本次西进估计是为了探究南宁的军力虚实,所以虽然所部是绿营兵,但是战斗力不容小觑。”徐致远看着帐篷里的众人,荷兰人对此一点概念也没有,但是金无恙和陈偲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三藩之名,但凡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都知道。
“敌军现在驻扎在平南县浔江南岸,北边是大河,南边是梅岭余脉,向后退的话只有一条路,就是乘船沿着浔江返回梧州,所以我们想要和马骥作战的话,只可能是面对面地硬扛,没有其他捷径,而且我们的部队大部分装备的是瑞典式火绳枪和长矛,也只有在平南县这种平原地区结成密集阵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散开来反而不好打。”陈偲给大家分析道。
“按照陈营长的意思就是我们此仗不投机取巧,采用正面决战的方式来击溃来犯之敌咯?其他人有没有什么意见?”徐致远看了看帐篷中的众人。荷兰人也同意陈偲的打法,三十年战争期间仗就是这么打的,分散到山地里反而体现不出火器化部队的威力。徐致远见众人没意见,便将作战计划发布了下去,也告知了李元胤,这场仗其实委员会和明朝联军占有很大的优势,人数上是四千对三千,但是问题就在于,李元胤的部队是新败之兵,而委员会的兵超过一半是刚招募的乡勇,马骥的三千人则多是转战西南的老兵,士气上要矮敌人一节,但是新部队不经过战斗则无法成长,委员会认为己方火器众多,还是能够一战的。荷兰人则觉得委员会是多虑了,按照马丁的想法,他只要带着自己的一百火枪手,就能取了马骥的狗头,徐致远当然不可能这么冒进。
委员会作战计划发布后跟李元胤通了一下气,徐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