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闲置
>
  刘灶出门不久,萧儿闹着要去逛街:

  “魏大哥,来时路上的花街可好看了,萧儿想去看看。”

  “也罢,刚刚落脚人家也不待见咱们,看看便看看吧。”

  百里燕此时琢磨着,广信公姜闵故意晾着自己,到底是信不过赵逊,信不过自己,还是另有深意。陈韵风作为姜闵高级幕僚,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端倪。

  当天黄昏,广信公府的内宅书房,姜闵手中拿着一封鼎炀城发出的快信,落款是长子姜乾。

  “主公,公子一切可都顺利?”陈韵风问道。

  “乾儿按计行事,诸事皆顺。后日会有五艘千石船载有布匹、皮革、绸缎、松油、蜡烛,还有些贵重药材运抵关凌渡口,你择人前去接应货物,天黑后走东门入城。”

  “怎么,只有五艘千石船。”陈韵风诧异,接着又道:“公子可还说其他?”

  “嗯。”姜闵脸色微沉,将信扣在案上,离开座塌立身而起负手在后道:“鼎炀侯属地早于多日前便开始囤积财货,虽然不多,但《推商税》檄文六日前抵达了鼎炀城,一些奸商乘势躲了起来,以至乾儿下手晚了一步。”

  百里燕当日所献“以商代政”之策,有一计便是乘着新政风波为起,物价不高之际,大肆收购市面上易销产品囤积起来,等到价格暴涨在脱手换成金银铜钱,以此赚取差价。

  姜闵与陈韵风商量之下觉得可行,于是提前派人送信,令长子姜乾率先在广信及周边属地收购物资,广信周边又以鼎炀城为重要榷市,此番运回的五船货物,便是从鼎炀城内运回的货物。

  此时姜闵脸色稍有缓和,又问陈韵风:

  “魏贤安排的如何了。”

  “正按主公之计行事,由内府支给了一百贯钱予他。不过在下以为,主公大可不必冷落试探魏贤,毕竟以商代政之事,仍需魏贤出谋划策。越早谋划,对主公越有利。”

  姜闵沉默片刻,目光在陈韵风脸上左右扫了两眼继续说道:

  “此事我自有主张,待新政糜烂之时,自有用他之处,你且退下吧,唤王九来见我。”

  “诺!”

  陈韵风退出书房,少时王九推门而入:

  “主公唤我何事。”

  “王九,你是带兵之人,你觉得魏贤此人可堪大任否。”

  王九咧嘴一笑,不屑说道:

  “主公,此子不过弱冠之年,令他为将怕是难成大事。”

  姜闵看了眼王九,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陔陵城中孤曾与赵逊长谈,赵逊对此人评价颇高,为何你却认为此子难堪大任,这是为何。”

  “回主公。但凡将才,无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哪有天生拜将封帅的道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岂能堪当重任。”

  “是啊……”姜闵一息惆怅叹道。

  回想起当日赵逊说的神乎其神,姜闵不禁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年一个年仅十六的弱冠少年,竟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四败韩合于江东,若不是鼎炀侯嫉贤妒能刚愎自用,此时的政局恐怕又是另一种局面。

  之后数日,姜闵依然没有召见百里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