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酒会里的意外之人(4000字更新)
这倒也说得通,这两人之间的产业有不少重叠度,欧阳振华将老王视为自己崇拜的对象也的确说得通。
“他们两人见过面吗?”
“见过几次。我爸第一次和王总见面后,那兴奋劲,回到家里还说个不停,直言对方的气场果然非同一般人。”
“气场吗?”苏泽望了老王一眼,“这个会场里,王总和京东刘总的气场应该算是比较突出的。”
“那你呢?”
“我比较内敛。”
“那万达的老王,有在商业上指点过你爸吗?”
“我爸以前做过一个房地产项目,正是房地产最火的时候,所以赚过一笔钱,王总曾经建议过将赚来的钱投入到酒店建设里,这是我爸造五星级酒店的部分原因。”
有不少财力还过得去,人脉关系也算不错的公司,都在房市最火的那几年纷纷强化进军房地产市场,力求挣一笔快钱,便脱身而去。
欧阳雪的父亲也是这一类人。
这个行业根深蒂固,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运气好你可以赚一笔快钱,但想要一直做下去,这变数实在太多了。
苏泽点点头,说道:“房地产这个行业,前期的投入实在太惊人了。比如第一个项目你挣到了钱,但第二个项目如果你要继续做,还得不断向银行借贷,第一个项目挣来的那点利润在整个投资当中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资金链非常重要,一旦断了就危险了。哪怕你前几个项目都成功了,如果有一个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公司的资金运转就会非常吃力。”
欧阳雪点点头说:“我爸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赚了一笔快钱就走人了。”
当你不是那些处于行业金字塔塔尖的公司,很难源源不断地从银行里借贷时,踏足这个行业的确有小心谨慎。
“过去几年,酒店行业还是挺赚钱的,你可以用营收慢慢来还贷,反而可以规避一些风险,赌注不想房产行业这么大。”苏泽回道。
“但今年开始就不行了。”欧阳雪回道,“至少没有以前这么赚钱,不过这王总眼光是挺准的,建议我爸搞酒店。如果他继续一股脑儿搞房地产,未知的风险太大了。”
她的父亲能拿到的地皮基本没在沪都,而是一些二三线城市,而未来几年因为过度开发,导致烂尾楼一大堆,房地产公司成批量倒闭。
虽然居民商品房政府这边会有保障,因为关系到民生,哪怕老板上了高速,政府也会让你完工,对于购房者而言利益得到了保障,但对于大大小小的施工分包商而言,就是干完了活,拿不到钱的窘境。
苏泽在宁江老家的一个分包单位小老板,便遇到过这种情况,然后痛下决心再也不干这一行了。
欧阳雪也是学财务的,从她这个角度来分析,宁愿父亲在酒店行业稳扎稳打,而不是像赌徒一样冲入房地产行业。
虽然是暴利,回报很高,但风险也大,而且还会面临更多的未知因素。
不过苏泽想得是另一回事。
数年之后,万达酒店基本被老王给一甩而空了,也意味着这些曾经看似高大上的项目,其实算不上多优良的资产。
“小雪,我跟你说一个网络上的段子。”
“什么段子?”